2017年中考文言文復習資料3
四十一、(黔東南課改)
閱讀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選段,完成文后各題。(8分)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
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
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
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11、解釋文段中加點的詞語。(2分)
(1)屋舍儼然: (2)便要還家:
1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6分)
(1)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2)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答案:
11、(2分)⑴整齊的樣子(1分) ⑵同“邀”邀請(1分)
12、(6分)(每小題譯出大意給1分;①小題“黃發垂髫”“怡然”能正確譯出給2分;②“妻子”“絕境” 能正確譯出給2
分。)
⑴老人和小孩都高高興興,顯得心滿意足。
⑵(他們)帶領妻子兒女及鄉鄰來到這與世隔絕的地方。
四十二、(山西課改)
比較閱讀蘇軾兩篇作品,完成3-7題。(10分)
[甲] 水調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灑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保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
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情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
嬋娟。
[乙] 記承天寺夜游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
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3.解釋句中加點的詞語。(2分)
(1)把灑問青天( )
(2)念無與為樂者( )
4.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讀時的停頓,其中讀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1分)
a.不知/天上宮闕 b.我/欲乘風歸去
c.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d.相與/步于中庭
5.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3分)
(1)請出與“月下起舞,清影隨人,清冷的月宮怎比得上人間”想對應的作品原句。
(2)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筆下柏影也。
6.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