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文言文復習資料3
(王)必欲爭天下,非信無可與計事者。
22.選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一項。(3分) 【 】
a.《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魯迅稱它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b.韓信隨著“亡者數十人”而離去,其原因在于他看不到自己被劉邦重用的希望。
c.“何聞信亡,不及以聞,自追之”這一細節寫出了蕭何急于要追回韓信的迫切心情。
d.劉邦對蕭何十分信任,言聽計從,說明漢軍的實際領導人是蕭何而不是劉邦。
23.根據上文內容用自己的話回答,韓信最終被劉邦以隆重的儀式拜為大將,其原因有哪些? (3分)
答案;
20.①估計②計數(讓算) ③為王(稱王) ④答應(每小題1分,共4分)
21.(大王您)倘若要爭奪天下,除了韓信,就沒有可與您圖謀大業的人了。(3分)
22.d(3分)
23.(1)韓信自身具有“國士無雙”的真才實學;(2)蕭何極力舉薦;(3)劉邦對人才的需求及
其對蕭何的充分信任(以上意思對即可,共3分:
三十七、(寧波課改)
文言文閱讀(16分)
(一)
于是(鄒忌)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
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
受下賞!绷畛跸,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
朝于齊。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節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18.解釋下面句中加△的詞。(2分)
①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 ②今齊地方千里 ▲
△ △ △
19.把下面句子譯成現代漢語。(2分)
原文: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譯文: ▲
20.鄒忌善于進諫,齊王虛心納諫。請借用《出師表》中一個四字詞語來概括齊王的行為。(2分)
▲
21.鄒忌勸諫齊王的策略,高明在哪里?(2分)
▲
(二)
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有與之臨乎淵谷者,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謂之勇;不然為怯!北擞抡
恥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與怯者則不能也。又告之曰:“跳而越者與千金,不然則否!北擞虑影胝弑祭,必跳而越焉
;其怯者猶未能也。須臾,顧見猛虎,暴然向逼,則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莊矣。然則,人豈有勇怯哉?要者以勢驅之耳
。
(節選自蘇洵《諫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