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文言文復習資料3
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8、 下列加點的實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區域、地域
b、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畔:通“叛” 背叛
c、傅說舉于版筑之間 舉:被選拔,被起用
d、必先苦其心志 苦:使……受苦
9、下列四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環而攻之而不勝
a、以 b、之
屬予作文以記之 杜少府之任蜀州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
c、于 d、而
曹操比于袁紹 擇其善者而從之
10、選擇對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確的一項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強調了在治理國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一中心論點。
c、遭腐刑而著《史記》的司馬遷,幼年喪父發奮讀書的歐陽修,身殘志堅的張海迪等三人的故事不能證明“生于憂患”的
道理。
d、《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文告訴了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苦難是對人生的一種磨練,我們只有戰勝苦難,才能取得成
功。
答案:8a 9d 10c
四十、(黔東南非課改)
口技(節選)(8分)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
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求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1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
(1) 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2)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
12、把下邊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2) 兩股戰戰,幾欲先走。(1) (2)
答案:
11 (1) 雖:即使。
(2)名:說出。
12、(1)中間夾雜著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聲音。
(2) 兩條大腿哆嗦打抖,幾乎想要搶先跑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