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森林斷想》九下3
郁郁蔥蔥:(草木)蒼翠茂盛。沉湎:深深地迷戀著,不能自拔。
吝嗇:過分愛惜自己的財物,當用不用。 徘徊: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
隱姓埋名:隱瞞自己的真實姓名。 憤懣:氣憤。 崛起:興起。
2、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一下文章的大意。
明確:面對大自然創造的地下森林的奇跡,作者展開了豐富的想象,用優美生動的語言。描述了地下森林形成的過程,滿懷激情歌頌了地下森林頑強不屈的生命力。
四、研讀課文
1、課文可以分為幾部分?
明確:全文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段):點明地下森林的特點——奇特,表達作者的感受——驚訝。
第二部分(3~20段):描寫地下森林形成的歷史,突出其艱辛的特點。
第一層(3~8段):寫火山爆發。地貌面日全非,所有生命毀于—旦。
第二層(9~20段):這部分極寫環境的惡劣和地下森林生長的艱辛。
第三部分(21~27段):描寫親眼所見地下森林的狀貌。表達作者景仰之情。并揭示悟出的深刻哲理。
2、 本文不是簡單的詠物之作,而是想借地下森林來抒發感情。引出深刻普遍的哲理。請同學們試著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再說說作者由地下森林升華出一個怎樣的主題?
堅忍頑強,不怕艱難險阻,忍受漫長的生長過程的煎熬。
沉著謙遜,擁有無比豐富的財富,卻與世無爭,沉默寡言。
樂觀豪邁,自信生命力的強大,任何時候都不悲觀或消沉。
無私奉獻,把偉岸的成材獻給人類,用美麗的景色裝點大自然。
“大自然每一次劇烈的運動,總要破壞和毀滅一些什么,但也總有一些頑強的生命,不會屈服,絕不屈服啊!”,不怕命運不公平,只要努力,只要忍耐,終究能獲得轉機,獲得應有的榮耀和尊敬。
五、 精讀賞析
1、全文九個問句,各有什么意味?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第一、二、三問:“可是你,為什么長在這里?”“你從哪里飛來?……熬過那漫長的歲月?”一方面提醒讀者的閱讀注意,另一方面也提示了地下森林的形成歷史。
第四.五.六問:“陽光不喜歡峽谷,峽谷莫非不知道?陽光是公平的嗎?峽谷莫非不明白?”這里的三問句是無疑而問的,其作用是強化對陽光不公平的怨恨情緒。
第七問:“它究竟在期待和希望著什么呢?”這一問句的意義和作用同第一、二、三問句是一樣的。
第八、九問:“你的歌是唱給曾在困難中真誠地幫助過你的伙伴們聽的嗎?它們如今都到哪兒去了呢……”這兩問句是提示回味上文的內容。
2、為什么行文結束才正式對地下森林作正面描寫?
本來這些描寫可以移至文章開篇,展示作者目擊地下森林之后的強烈深刻的第一印象,也成為讀者閱讀本文的第一印象,但是作者似乎有意暫且不表,留待文尾展示出來,想來是突出地下森林的黑暗、艱辛、險惡的經歷,在極寫這種經歷之后順勢再現森林的壯觀景象,劫后余生,慶幸之至,作者寫來痛快淋漓,讀者讀來更覺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