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分類例說與實戰(懷古詠史詩)
3、體會意圖:古跡或人物的遭遇與詩人經歷有哪些相似或相關之處。
4、領悟感情:詩人借助這些歷史史實或人物表達怎樣的感情。
(二)、所抒之情
詠史詩以簡潔的文字、精選的意象,融合對社會歷史的感悟,抒發作者的情感。
1、嘆朝代興亡變化。 2、感慨歲月瞬息變幻。 3、諷刺當政者荒淫無恥。
(三)、常用表現手法: 1、以景襯情 2、由議論引發 3、正反對比,側面烘托
三、作者在詠史時所站的角度
1、對歷史作冷靜的思考,詩人不置身其中。如下面兩首:
題烏江亭 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疊題烏江亭① 王安石
有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②,肯為君王卷土來③?
注釋:①烏江亭:故址在今安徽和縣烏江鎮,為項羽兵敗自刎之處。
②江東:指長江下游蕪湖、南京以下的江南地區,是項羽起兵之地。 ③肯:豈肯,怎愿。
賞析點撥:王詩是針對杜牧的詩寫的一首詩,表現了王安石對項羽失敗的看法。杜詩意思是批評項羽胸襟不夠寬廣,如果項羽能夠再回江東重整旗鼓的話,說不定還可以卷土重來。而王安石則根據自己的理解,認為項羽的失敗已成定局,即便是江東子弟還在,項羽也不可能再帶領江東子弟卷土重來,認為他們不一定再肯為戰爭賣命了。
2、把歷史和現實融合在一起,或是感慨個人遭遇,或是抨擊社會現實。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長沙過賈誼宅 劉長卿
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感慨賈誼悲涼的命運)
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寫賈誼故宅蕭條冷落的景象)
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以雙關手法寫出賈誼和自己多舛的命運)
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詩人表面上是寫對賈誼命運的感慨,實際上是對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之語。)
全詩景中寓情,情中見景,寄寓深刻,雙關見意。
過陳琳墓 溫庭筠
曾于青史見遺文,今日飄蓬過古墳。敘寫自己對陳琳的景仰之情,而今日漂泊江湖路過陳琳的墳墓。
詞客有靈應識我,霸才無主始憐君。(是全篇寄寓之意所在。)
石麟埋沒藏春草,銅雀荒涼對暮云。(即景抒情。前句是墓前之景,下句是墓前的遙思。)
莫怪臨風倍惆悵,欲將書劍學從軍。(抒發詩人無限惆悵之情。)
3、只抓住歷史的影子,故意借題發揮。
賈 生 李商隱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這首詩不是感慨個人的窮通得失,而在于借題發揮,借詠賈誼故事,尖銳地指出統治者不可能真正地重視人才,讓他們在政治上發揮應有的作用。
四、鑒賞訓練
1、閱讀下面兩首詩歌,然后回答問題。
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胡曾《詠史•赤壁》: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開國虎爭時。交兵不假揮長劍,已挫英雄百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