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課《短文兩篇》學案
教師寄語:一心為了他人的事業才是神圣的;“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學習目標
1.理解行道樹——無私奉獻者的形象。
2.感悟并珍視人生“第一次”的經驗。
3.反復朗讀課文揣摩形象化的語言。
4.學習以小見大和夾敘夾議的寫法。
學習重難點
①理解兩篇課文的深刻內涵。
②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語言。
學習過程
一、基礎知識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墮落( )點綴( )苦熬( )貪婪( )牙齦( )雛形( )豐碩( )累累( )沉甸甸( )玲瓏剔透( )
2.解釋下列詞語
貪婪:
墮落:
冉冉:
雛形:
豐碩:
繁弦急管:
紅燈綠酒:
玲瓏剔透:
回味無窮:
二、理解探究
1.行道樹的形象體現了什么精神?運用了什么寫法?
2.“第一次真好”,那么第一次好在哪里?抓住關鍵詞語分析“好”的含義。
3. 《第一次真好》在安排材料上有什么特點?好處是什么?
三、合作釋疑
1.為什么行道樹認定自己的事業是神圣的?從事“神圣的事業”的行道樹承受了哪些痛苦?既然痛苦,為什么“自己選擇”這種命運?
2.《行道樹》首尾兩段前后照應,但在語序和用詞上又稍有不同,為什么?
3、《第一次真好》中為什么說結實累累的柚子樹是“一幅秋日風情畫”,不說是“風景畫”“風光畫”?
4. 短文末句說:“愿你珍重第一次”的含義是什么?
四、課內精讀
閱讀下列文段,完成(1)~(5)題。
①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覺真奇妙。細細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有多少“第一次”給你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②幾年前,家中第一次養了一籠十姊妹。當母鳥第一次生下了幾顆玲瓏剔透,比小指頭還小的的鳥蛋以后,我和孩子們便眼巴巴地等候小島孵出來。有一天,我們正在吃午飯,孩子忽然大叫:“小鳥孵出來了。”我驚喜地走到鳥籠邊一看,在鳥巢里面的所謂小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次看到剛孵出來的雛鳥,但覺它們的樣子很難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飯。可是,等到它們漸漸長大,羽毛漸豐,一切都具體而微以后,我喜歡它們又甚于那些老鳥。
③第一次生孩子時,護士把包在襁褓中,只露出一張紅彤彤小臉的老大抱來放在我的身邊。我第一次看到從自己身體中分出來的骨肉,第一次看到如此鮮嫩的,才出生不到一個鐘頭的嬰兒,心情非常復雜,又興奮又新奇又緊張,只是目不轉睛地望著他,惟恐這脆弱的小生命隨時消失。
(l)下面是選文②段空白處原有的句子,句序已打亂,請調整句序。
a.身上只有稀疏的幾根毛 b.僅僅具有鳥的雛形
c.只是兩團小小的粉紅色的肉球 d.兩只黑黑的眼睛卻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