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課《短文兩篇》學案
6、這篇文章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5分)
附:參考答案
一、基礎知識 略
二、理解探究
1.文章用擬人手法寫了行道樹的自述,表達無私奉獻的信念。
2.“喜悅”“新奇”“奇妙”“值得你低回品味”“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驚喜”“新鮮而刺激,使人回味無窮”,等等,第一次的體驗好在奇妙,好在新鮮而刺激,好在回味無窮。具體一點說,第一次見柚子樹,心頭充滿了喜悅與新奇,第一次見到孵出的小鳥,更有一陣驚喜。
3. 詳略得當:詳寫的是看柚子樹和看孵小鳥兩件事。略寫的有六件事,均一筆帶過。詳寫是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略寫部分是對詳寫部分的補充,旨在以小見大地表現“第一次真好”的普遍意義,同時,使文章內容更加充實。
三、合作釋疑
1、行道樹認識到社會需要、人們需要的事業就是神圣的事業。居民需要新鮮空氣,行人需要綠蔭,城市需要迎接太陽,行道樹甘愿立在城市的飛塵里,從事神圣的事業。
抓住對描寫痛苦的關鍵語詞如“抖不落的煙塵”“夜晚苦熬”“憂愁”“墮落”等的理解。跟原始森林的同伴相比,它們拋棄了優越自在的生活條件,總是一身煙塵。跟城市歡度夜生活的人們相比,它們寂寞、孤獨、苦熬。它們還時時為城市的污濁而憂愁。總之,它們是痛苦的。然而,它們認識到神圣的事業總是痛苦的,它們甘愿自我犧牲,為自己的奉獻而自豪快樂。這就是無私奉獻者的美的襟懷,美的精神。
2. 兩段文字所表達的重點不同,第1段主要是突出行道樹所處環境的惡劣,最后一段主要是突出行道樹雖處劣境但樂于奉獻的自我意識。
3. “風情”這里指風土人情,柚子樹生長于南國,作者所見柚子樹,旁邊又有人家,這景色很見南國風土乃至人情。
4. “珍重”第一次是作者對讀者的希望,就是希望讀者不斷拓寬新的生活領域,以一顆新奇的童心,隨時留心,尋找機會,大膽嘗試,以越來越多的第一次開闊視野,豐富經驗,相反,如果局限于個人的生活小圈子,就會孤陋寡聞。第一次不多,生活就會單調乏味。
四、課內精讀
(l)cbad (2)不矛盾。因為是第一次看到果實豐碩的柚子樹,心頭充滿了喜悅與新奇,所以,即使景色不見得很美,在作者看來也是一幅秋日風情畫。(意思答對即可) (3)加強語氣,引起讀者思索或引起讀者共鳴 承上啟下或過渡 (4)第一次看到剛孵出來的雛鳥,但覺得它們的樣子很難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飯。(5)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