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 文言文實詞及虛詞意義知識點歸納
死則舉大名矣。 ——《陳涉世家》 (成)
(46)坐
眾賓團坐。 ——《口技》 (坐著)
但坐觀羅敷。 ——《陌上桑》 (因為)
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口技》 (同"座")
(47)食
謹食之。 ——《捕蛇者說》 (喂食)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捕蛇者說》 (吃)
一食或盡粟一石。 ——《馬說》 (吃)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馬說》 (通“飼”,喂)
二、通假字歸納:
(1)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經(jīng)。) ——《陳涉世家》
(2)茍富貴,無相忘。("無"通"毋":不要。) ——《陳涉世家》
(3)為天下唱。("唱"通"倡":倡導(dǎo),發(fā)起)——《陳涉世家》
(4)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被"通"披":穿著)——《陳涉世家》
(5)對鏡帖花黃。("帖"通"貼":粘上)——《木蘭詩》
(6)出門看火伴。(“火”通“伙”:伙伴)——《木蘭詩》
(7)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詘"通"屈":彎曲). ——《核舟記》
(8)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有”通“又”:還有)——《核舟記》
(9)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簡”通“揀”:挑選)——《核舟記》
(10)虞山王毅叔遠甫。(“甫”通“父”:男子美稱)
(11)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橫”:橫放)——《核舟記》
(12)一厝朔東,一厝雍南。("厝"通"措":置放)——《愚公移山》
(13)指通豫南。(“指”通“直”:一直)——《愚公移山》
(14)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愚公移山》
(15)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聰明)——《愚公移山》
(16)湯熨之之所及也。(“湯”通“燙”:用熱水焐)——《扁鵲見蔡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