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忌諷齊王納諫
課題: 九年級語文 姓名:
學習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 學習掌握重要的文言實詞和虛詞,學習積累詞語的方法,提高能力。2、 欣賞鄒忌的諷諫藝術,理解諷喻說理的特點。
二、過程與方法
1、 利用工具書、結合課下注釋,解決對疑難詞語的理解的問題,疏通文意。
2、 反復誦讀課文,在讀中感知課文內容,理解課文。
3、 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相結合,質疑與點撥相結合。
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學習鄒忌從生活中發現問題,正確認識自己的態度的思想,提高自己
的修養。
2、 認識到納諫除弊的積極作用和意義。
學習重點
文言詞語的積累及其遷移應用。
學習難點
諷諫的藝術特色及其作用。
課前預習
一、查閱資料,了解《戰國策》、鄒忌、齊威王。
二、讀課文,給生字注音。
昳( )麗 朝( )服 衣冠( ) 窺( )鏡
期( )年 朝( )于齊 間( )進
三、譯讀課文。
結合課下注釋,查閱工具書,翻譯課文。
四、讀文感知課文內容。
1、 試著概括全文的內容(交代清楚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和什么結果)。
2、 你發現文章什么地方寫的富有美感?和大家交流。
第一課時
一、展示預習
二、點撥質疑
(一)結合課下注釋,用自己的語言,翻譯課文。注意下面句子的解釋及其加點詞語的用法和意義。
(1)八尺有余,形貌昳麗。
(2)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3)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
(4)忌不自信
(5)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
(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7)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議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9)門庭若市
(10)時時而間進
(11)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注意:多義詞:孰、美、私、朝、修、聞、于。
詞類活用:面、美、私、聞、服
古今異義:諷、修、地方、謗譏、明日、私、
省略句:翻譯時,要把省略的詞語補充上來。如“客從外來,(鄒忌)與(之,代指客)坐談,(鄒忌)問之(于)客曰
倒裝句:翻譯時,要調整語序。如:忌不自信(忌不信自);欲有求于我也(欲于我有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能面刺寡人之過的群臣吏民)。
(二)、分角色朗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兩至三遍。
2、五六人一組,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人物的語氣,揣摩人物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