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兵衛玉葫蘆》教案
師:他通過努力,用實際行動說服了爸爸媽媽,這可以算是一個好辦法。
生:我的愛好,被父母絕對禁止,我想我們應該向他們奪回我們的權利。
生:父母的話都是為孩子好,我會聽從他們的意見的。
生:我呼吁廣大家長對孩子健康有益的興趣愛好應該給予更多的理解、支持、鼓勵,甚至是資金上的幫助,而不是干涉、扼殺。
師:剛才在討論時有個同學說得很有道理,我們聽聽他是怎么認識的。
生:我喜歡上網。
師:上網都干什么呢?
生:打游戲、聊天、也看新聞。
師:那你希望老師家長怎么對待你和你的愛好呢?
生:不要過于干涉,也不要過于放縱完全不管。
師:為什么這么說呢?
生:因為上網可以查到資料,了解很多的知識,開闊視野,它有有利的一面,過于干涉會讓雙方有矛盾,形成敵我關系,產生逆反心理。
師:那為什么又不能放縱不管呢?
生:網上的誘惑力太強了,我們的控制力不強,控制不了自己時,就應該讓父母來督促、教育、說服我們。
[教學環節6: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說的都很好。是的,有追求、有愛好是孩子的天性,但發展自己的天性應在一定的前提下。你喜歡打籃球,就可以24小時玩嗎?你愛上網,就能不分時間,不選內容,無節制的上嗎?你愛看小說,就可以上課看嗎?這樣還能要求家長老師理解支持嗎?發展個性應該在完成學習任務,不影響身心健康,不違反法律,不侵害他人利益,不違背道德的前提下,在合適的時間、場合進行。同時,老師家長和社會也應提高認識,對孩子的健康有益的興趣、愛好給予理解和支持,并應該正確的指導、調控,給孩子以自由的空間,發展自己,健康成長。
[教學環節7:布置作業]
師:小說的結尾意猶未盡,清兵衛對葫蘆的愛好被扼殺后,又熱衷于繪畫了,他的這一新的愛好能守住嗎?后來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請合理展開想像,續寫這篇小說。
[課后反思] 這節課上的很流暢、很舒服,爭論、討論、合作、交流、
調查、回顧、展望交替進行,基本實現了課前的設想,完成了本節
課的教學內容,突破了重點和難點,達到了感悟人生、教育思想的
目的。學生對課文內容很感興趣,在教師的引導下,對作品的認識
和體會深入了一層。在課堂上學生發言踴躍,活動面較廣,尤其令
我高興的是,學生說出了一些有創意、有個性的見解,雖然不十分
正確,但這是他們積極思考的結果,是很珍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