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
1、給下列字注音。
仞( ) 娥( ) 孀( ) 齔( ) 箕畚( )( )
匱( ) 厝( ) ( ) 叟( ) 攏( )斷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①指通豫南 ②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③甚矣,汝之不惠 ④一厝朔東
⑤無隴斷焉 ⑥河曲智叟無以應
3、解釋加點字。
年且九十 懲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謀曰 雜然相許 其妻獻疑 以君之力 遂率子孫
何苦而不平 聞之 懼其不已也
4、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②以殘年馀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③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④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⑤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
五、課堂反思(讓反思成為一種習慣。)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理解課文中運用對比、襯托的手法突出人物形象的寫法以及運用神話結尾的作用。
2、學習愚公移山的精神,理解愚公形象的現實意義。
學習過程:
一、明確目標(目標明確,行動才更有效。)
二、課堂探究
(一)自主學習(先自主學習以下問題,疑難問題在題號上做出標記。)
1、第一段介紹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積、高度、位置有什么作用?
2、閱讀第二段回答問題。
①用原文回答愚公為什么要移山?愚公想實現的目標是什么?
②妻子的“獻疑”體現了她的什么心理與用意?
③愚公這一壯舉是否得到家人或鄰里的贊同?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
④第6句和第8句寫了什么?有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