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
1.古今詞義
陽
古義:山之南,水之北
今義:太陽
陰
古義:山之北,水之南
今義:陰天
指
古義:直,一直
今義:手指
曾
古義:乃,并 今義:曾經(jīng)
諸
古義:之于
今義;各個(gè)、許多
荷
古義:負(fù)荷
今義:荷花
毛
古義:草木
今義:毛發(fā)
息
古義:嘆氣
今義:休息
雖
古義:即使
今義:雖然
已
古義:止
今義:已經(jīng)
2.詞性活用
險(xiǎn):形容詞活用為名詞,險(xiǎn)峻的大山。
箕畚:名詞用作狀語,用箕畚裝。
面:名詞用為動(dòng)詞,面向著。
3.一詞多義
且
年且九十將近
且焉置土石況且
4.通假字
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
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聰明。
河曲智臾亡以應(yīng)亡同無,沒有。
一靨朔東后同措放置。
5虛詞
之
代詞,他例:跳往助之。
助詞:的例:隱土之北。
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dú)立性、不擇
例:甚矣,汝之不克。
而
表承接:不澤例:何苦而不平
表修飾:地、著例:面山而居
表轉(zhuǎn)折:但是,卻倒:而山不加增
其
代詞,他的例:其妻獻(xiàn)疑日
語氣詞加強(qiáng)反問語氣例:其如土石何
以
介詞:憑,靠例:以殘年余力
連詞,用來例:河曲智實(shí)亡以應(yīng)
焉
語氣助詞呢例:始一反焉
暖氣代詞哪里例:且焉置土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