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記教案和習(xí)題及答案
附:板書設(shè)計(jì):
醉翁亭記
歐陽修
引入:滁州城—瑯琊山—泉水—亭—人—醉翁亭
(醉翁之意不在灑,在乎山水之間)
寫景……朝暮四時(shí)之景——樂亦無窮
醉翁亭記 寫人……滁人游 太守宴 眾賓歡 太守醉
歸來……太守歸 賓客從 游人去 禽鳥樂
樂
練習(xí)題
一、 《醉翁亭記》選段,回答問題:
至于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cuò),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1、解釋下列加粗的詞語:
⑴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
傴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宴酣之樂,非絲非竹。
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至于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
負(f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譯下面句子:
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可以分為四層,每層的層意都可以用文中語句概括,如第一層寫的是“滁人游”;第二層寫的是_____________;第三層寫的是_____________;第四層寫的是_____________。
4、本文的主旨是“與民同樂”,寫滁人游與本文的主旨有什么關(guān)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太守醉”中“醉”有兩層意思,一層是“酒喝醉了”,另一層意思是_____________,表現(xiàn)了_____________。
二、 讀《醉翁亭記》,回答問題: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hào)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shí)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shí)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cuò),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