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語文出師表教學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的詞語填空。
作者認為,該'刑(受罰)'的是__________的人,該'賞(受賞)'的是_________的人。
三.課文理解:
1、諸葛亮在文中向劉禪提出了哪些建議?提出這三條建議的目的是什么?
2、從全文來看,諸葛亮向劉撣提出的三條建議,他反復強調的是哪一條?
3、諸葛亮是在向劉禪提建議,但文中提到“陛下”不過七次,而提到“先帝”卻有十三次之多,這是為什么?
4、作者對他所推薦的賢臣和后主提出了哪些要求?
3、隨堂預習練習:
(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乙]諸葛亮,言家事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余饒。至于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余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及卒,如其所言。——《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二) 甲 文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忠良,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乙 文晏子為齊相,出。其御①之妻從門間而窺。其夫為相御,擁大蓋,策駟馬②,意氣揚揚,甚自得也。既而歸,其妻請去③。夫問其故。妻曰:“晏子長不滿六尺,身相④齊國,名顯諸侯。今者妾觀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今子長八尺,乃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損抑⑦。晏子怪而問之,御以實對⑧。晏子薦以為大夫。注釋:①御:馬夫。 ②駟馬:四匹馬拉的車。 ③去:離開,這里指離婚。 ④相:擔任國相。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東西。⑥自下:謙虛。⑦自損抑:克制自己,保持謙卑。⑧對:回答。
四、我存在的疑問:
第一課時:預習指導課
完成學案。
第二課時:展示課
一、 導入激趣:諸葛亮是中國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顧茅廬”、“火燒赤璧”“六出祁山”等膾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諸葛亮的文才韜略令人傾倒。他撰寫的《出師表》是漢末以來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質樸誠摯,志盡文暢。為后人所欽仰。陸游說“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文天祥說“或為出師,鬼神泣壯烈”。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這篇杰作。二、預習檢測:1、文學常識1.《出師表》作者是________(時代)政治家________(姓名)。“表”是古代________________的一種文體。是作者率師北上伐魏時寫給后主________(姓名)的一篇表文。這篇“表”中寫到的“先帝”,指的是________(姓名)。南宋詩人陸游高度評價這篇表文,說道“出師一表真名世,________?”2.《出師表》中作者向后主著重提出了三條修明政治的主張,即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其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