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忌諷齊王納諫
蔽 受蒙蔽
②省略句:
皆以美于徐公。
皆以(我)美于徐公。
都認為我比徐公美。
③被動句:
王之蔽甚矣。
“蔽”,被蒙蔽。
大王您被蒙蔽很深啦!
④第二段譯文:
(鄒忌)于是上朝拜見齊威王,說:“我確實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愛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要有求于我,他們都認為我比徐公美。如今齊國有方圓千里的疆土,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宮里的王后嬪妃和親信侍從,沒有不偏愛您的;朝中的大臣沒有不害怕您的;全國的老百姓沒有不有求于您的:由此看來,大王您受的蒙蔽太深啦!”
⑤概括第2段:寫鄒忌以切身經歷設喻,諷諫齊王除蔽納諫。
⑥熟讀課文,并根據板書提示,試背誦第二段
板書
威王受蔽
妻私我→宮婦左右私王
妾畏我→朝廷之臣畏王
客求我→四境之內有求于王
3、學習第三段
1)重點詞語:
謗譏于市朝 謗:公開指責別人的過失。譏:譏諷。 謗譏:這里指議論
聞寡人之耳者 使……聽到
時時而間進 斷斷續續地 偶爾
皆朝于齊 朝見 朝拜
2)注意以下句子(狀語后置及文言省略現象):
①謗譏于市朝。
于市朝謗譏(寡人之過)。
在公眾場所議論(君王的過失)。
②朝于齊。
于齊朝。
到齊國來朝見。
③戰勝于朝廷。
于朝廷戰勝(別國)。
在朝廷上戰勝(別國)。
3)第三段譯文:
齊威王說:“好!”于是發布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夠當面指責寡人過錯的,得上等獎賞;上書勸諫寡人的,得中等獎勵;能夠在公共場所議論指責寡人,讓我聽到的,得下等獎勵。”命令剛下達,大臣們都來進諫,宮廷里像集市一樣(人來人往);幾個月以后,有時候偶爾有人來進諫;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進言,也沒什么可說的了。燕、趙、韓、魏等國聽到這種情況,都到齊國來朝見。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在朝廷上戰勝敵國。
4)概括第3段:寫齊王納諫及其結果。
5)齊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學生根據板書提示,背誦課文。
板書:
威王除蔽
三賞 面刺→上賞 上書→中賞 謗譏→下賞
三變 門庭若市 時時而間進 無可進者
4、文章生動地記敘了鄒忌諷齊王納諫,使齊王廣開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寫鄒忌與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贊美而自喜,而是從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第二部分寫鄒忌以切身經歷設喻,諷諫齊王除蔽納諫;
第三部分寫齊王納諫及其結果。
五、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個古人納諫的故事,這個故事增長了我們的見識,我們從中也受到良好的教益。希望同學們能熟讀背誦這篇課文,反復體味,用心領悟,做到學以致用。
六、布置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