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涉世家
【教學目標】
1、理解文章內容,積累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初步了解文言文中的一詞多義,成分省略等語言的現象。
2、領會課文運用對話表現人物性格的寫作特點,了解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的經過及其歷史意義。
3、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歷史觀。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1、“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這是一位政治家對歷史發展規律的高度總結,大家能舉出你所熟悉的歷史事實嗎?
2、學生簡單介紹陳勝、吳廣反抗秦王朝斗爭的經過。
3、大澤鄉起義是在怎樣的背景和環境下發起的呢?在嚴酷的制度下陳勝、吳廣是如何發起翻天覆地的壯舉?陳勝憑借什么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的掌旗人?
我們學習了司馬遷寫的《陳涉世家》就知道了。
二、走進作者、作品
學生介紹司馬遷及《史記》的相關資料,教師作適當補充。
三、熟讀課文,疏通文意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將讀不順的句子作上標記。
2、生聽錄音范讀,注意節奏停頓,初步理解文意。
重點句: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
提示:朗讀的節奏要根據詞句的意思停頓。
3、學生齊讀課文。
4、合作學習(4人一組)。
(1)學生借助注解和工具書,疏通文句。將自己不解的詞語交小組討論。
(2)小組的疑難問難交由全班討論。
(3)小組間比賽:找出文中一詞多義和古今詞義不同的詞語。
a、一詞多義:
如:次 數
行 故 書
b、古今異義:
若為傭耕 會天大雨 又間會吳廣 卒中往往語
借第令 比起陳 等死 今亡亦死
(4)師生一起探討文中的省略現象。
四、研讀課文
1、陳勝為什么要起義?
2、陳勝是怎樣做起義的準備工作的?
3、陳勝等人為了取得威望用“行卜、念鬼以及篝火狐鳴”的辦法來蠱惑眾人,對此你是怎樣看的?
4、陳勝是怎樣尋找合適的機會領導起義的?
五、問題探究
1、你認為陳勝是個怎樣的人?從他身上得到些什么啟發?
2、《史記》在刻畫人物的方法上有什么可取之處?
六、品讀表現陳勝鮮明性格的語句
1、茍富貴,無相忘:表明他極想擺脫貧困,改變現狀的強烈愿望。
2、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用比喻來表明自己的理想抱負,也反映也他勇于反抗的大無畏英雄氣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