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課 “三個代表”
通過這一環節,讓學生明確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在列舉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列舉的事例簡單地、分類寫在黑板上。可以分為三類:思想道德建設方面、發展科技教育方面、弘揚民族精神方面。為下一步的歸納總結做好鋪墊。
環節三:歸納總結,提煉升華
在列舉大量事例的基礎上,讓學生結合教科書第112頁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以下問題。
(1)中國共產黨是如何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的?
①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學生結合教科書第112頁的第一段正文明確這是發展先進文化的中心環節了解我國思想道德建設的內容和要求。
②優先發展教育與科學是發展先進文化的基礎工程:學生結合教科書第112頁的第二段正文了解我國優先發展教育和科學的原因。
③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建設先進文化的重要任務:學生結合教科書第112頁最后一段正文了解我國偉大民族精神的內涵,知道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質、最集中的體現。
(2)結合以上事例和教科書第113頁的正文部分說明我們應怎樣發展先進文化。
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吸收和借鑒世界優秀文化成果;抵制落后文化。
環節四:優秀文化作品推介會
活動:把自己喜愛的優秀書籍、歌曲、影視作品推薦給同學,并簡要說明推薦的理由。
通過這一活動,讓學生了解更多的優秀文化成果,用這些優秀作品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增強學生的精神力量,促進個人的成長和發展,為國家文化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板塊三: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學生欣賞歌曲《十送紅軍》。
問題:這首歌曲反映了什么樣的事實?
學生:反映了中國共產黨與老百姓魚水情深。
教師:中國共產黨為什么如此重視與老百姓的關系?
學生結合教科書第114頁的第一段正文作答,懂得中國共產黨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根源。
多媒體展示:
我們黨要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堅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歸宿,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在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的基礎上,使人民群眾不斷獲得切實的經濟、政治、文化利益。
——摘自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
——摘自XX年在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論研討會上的講話
教師:由此可見,黨和國家歷來重視與人民群眾的關系,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檢驗各項工作成敗的最高標準。在黨和國家的全部工作中踐行著代表人民利益的誓言。
學生閱讀教科書第115頁的兩段正文,概括出: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首先需要落實在黨和國家制定和實施的各項方針政策中。學生結合課前準備回答問題:你舉例說明國家采取了哪些方針政策為人民謀利益。同時教師也要做好材料的準備工作。
1. XX年10月11日,xx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重大歷史任務。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政界、管理民主的要求,堅持從各地實際出發,尊重農民意愿,扎實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