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
——
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了解我國的人口、資源、環境的現狀;分析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理解可持續發展、科學發展觀的內涵。
二、能力目標:
培養愛護自然、保護自然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樹立可持續發展意識,從身邊做起,培養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習
慣,為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做貢獻。
教學重點:
我國存在嚴重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
教學難點:
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關注時事,引入新課:
同學們,時刻關注國家大事,是我們當代青年人應該具有的品質。請問:誰知道十月二十一至二十八日黨中央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一項什么活動?(xx屆三中全會精神宣講活動)
請問:誰知道中共xx大會議的主題是什么?(展示課件:xx大的主題)
中共xx大的主題中除了堅持以往的理論指導外,又增添了一項新的內容,那就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黨的xx大為什么要提出這一要求?我們為什么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些內容。(展示課題)
二、師生互動,學習新知:
(一)學生觀察課本第89、90頁的四幅圖片,初步了解我國存在嚴重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
(二)學習了解我國的人口問題
1、觀察幻燈片,知道XX年世界人口已達64.77億。
2、依次展示三張幻燈片,讓學生在觀察分析中得出我國人口現狀的基本特點。
(人口基數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質偏低。)
3、提問、思考:嚴峻的人口形勢會帶來哪些問題?
(學生根據日常生活感受作出回答,教師根據情況作出補充。)
(三)學習了解我國的資源問題
1、展示幻燈片:
中國的陸地面積居世界第三位,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比較齊全.目前,世界上可被人類利用的150多種礦產中,我國已初步探明儲量的就有137種.其中,銅、鋁、鎳、煤、石油等80多種礦產儲量位居世界前列;鋅、鎢、錫、稀土以及黃鐵礦、重晶石等非金屬礦藏儲量居世界首位;鎢的儲量比世界上其他各國的總和還要多得多;45種主要礦產資源的潛在價值,居世界第三位.此外,水能、太陽能和煤炭資源居世界第一、第二、第三.
但我國各類主要自然資源的人均占有量,大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耕地面積占有量為世界平均水平的32%,人均淡水量為24%,人均森林蓄積量為13%,人 均 煤炭儲量為47%,人均石油儲量為32%,人均鐵礦儲量為49%,人均銅礦儲量為29%,礦產資源的潛在價值只及世界人均值的一半左右.
2、師生共同從材料中分析得出我國自然資源現狀的特點。
(我國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少、資源相對短缺。)
(四)、學習了解我國的環境問題
1、首先告訴學生環境問題包括兩大類:
(①環境污染、②生態環境的破壞)
2、展示四組七幅反映環境問題的圖片,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我國環境問題的嚴峻性。
3、學生閱讀課本,結合生活實踐,感受、歸納我國生態環境的基本狀況。
(總體在惡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遠遠趕不上破壞速度,生態赤字逐漸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