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思想政治復習教案(九年級部分)
(2)政治上:堅持了黨的正確領導;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全國各民族平等互助、團結合作、艱苦創業、共同發展 。
(3)文化上:實施了科教興國戰略;堅持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靠著民族精神的支撐。發揚了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
27、 綜合國力決定性因素是經濟力和科技力。為此,我們在現代化中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
心,大力發展生產力;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快科技創新。
28、我國奉行的是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9、回顧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歷程,以及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給國家和社會帶來的巨大變化,我們更加熱愛偉大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順利進行的根本保證。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30、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之所以能夠成為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力量,源于她的先進性。
31、中國共產黨的是 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服務。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始終前進方向,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即黨的性質、宗旨、“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
32、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的閘門。黨的十三大確立了黨的基本路線,制定了現代化分三步走的戰略。黨的xx大把鄧小平理論確定為黨的指導思想,把依法治國確定為治國的基本方略,明確了我國現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XX年黨的xx大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本世紀頭20年)。
33、指引現代化建設的旗幟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新旗幟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即指導思想)
34、在 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建立了新中國,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在 鄧小平理論 的指引下,我們開辟了中國特色道路,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巨大成就;在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了新階段,取得了新的重大勝利。
35、“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是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
36 、中國共產黨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是: “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
37、我國的根本制度是 社會主義制度 。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 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我國的分配制度是 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民族區域自治。
38、公有制經濟包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和集體成分。公有制經濟在我國民經濟中居于主體地位,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 基礎 ,是國家引導、推動經濟發展的基本力量,是實現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證;
39、非公有制經濟包 個體經濟 、 私營經濟、外資經濟 。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我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國情依據(或根本原因)是 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階段,生產力水平低且發展不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