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第四課 了解基本國策與發展戰略
四、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對應的課標內容〕
“我與國家與社會關系”中的“認識國情愛我中華”部分:“知道我國的人口、資源、環境等狀況,了解計劃生育、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資源的政策,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了解我國人口、資源、環境現狀及特點,明確人口、資源、環境之問的關系,堅持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2.能力目標
認識科學發展觀的含義,提高正確處理人口、資源、環境之問關系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人口、資源、環境之問的關系,樹立科學的發展觀。
〔教學重點和難點〕
我國的資源國情是本課重點。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科學發展觀是本課難點。
〔課時安排〕一課時
〔課前準備〕
教師:收集我國資源國情資料,思考人口、環境、資源問題帶來的危害。
學生:查閱資料,第37個地球日的宣傳口號。
〔板書設計〕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一、我們共同的家園
1.我國的資源國情
2.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
二、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1.人口、環境、資源問題
2.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科學發展觀
〔教學設計〕
設置疑問,導入新課
地球一一她是孕育世上所有生命的母親;她是保護這些生命得以成長的本源;她蘊藏著一切現代文明;她象征著我們最本質的財富。地球一一她是我們永遠不變的希望,是我們世代延續的生機,是我們共同的家園!
今年是第37個地球日,你了解哪些第37個“世界地球日”的宣傳口號?(見附錄)
這些口號所表達的共同的理念是什么?
小結:要善待地球,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
設計意圖:引發學生對地球——人類家園的關注。
活動一:“世界地球日”的來歷
板書: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一、我們共同的家園
你知道“世界地球日”的來歷嗎?你了解現在地球的處境嗎?(見附錄)
思考:(1)第一聲嘆息:地球“頭發”脫落的原因有哪些?
(2)第二聲嘆息:請從我國國情出發,提出解決地球不堪重負的措施。
(3)為防治地球發出的第三聲嘆息,我國制定了哪些主要法律?
(4)展開你的想象,地球的第四聲嘆息將會是什么?
小結:(1)人們迫于生存毀林開荒,亂采濫伐,破壞植被等;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以損害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繁榮。
(2)控制人口過快增長,實行計劃生育;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等。
(4)根據前面提供的材料,地球的命運應該無外乎兩種:一種是人類的覺醒,愛護地球,共同創造美好家園;一種是任現狀惡化下去,最終使人類失去生存的空間。
設計意圖:初步引導學生對地球所面臨問題的思考。
板書:1.我國的資源國情
現狀: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少、開發難度大,形勢嚴峻。(見附錄)
原因: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由此造成的浪費、損失十分嚴重。
板書:2.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
科學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迅猛發展,增強了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給人類社會帶來了空前的繁榮,也為今后的進一步發展準備了必要的物質技術條件。對此,人們產生了盲目樂觀情緒,好像自己已經成為大自然的主人,可以長期掠奪資源而不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然而,這種掠奪式生產已經造成了生態和生活的破壞,大自然向人類亮起了紅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