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思想政治復習教案(九年級部分)
54、建國50多年來我們國家長期穩定和繁榮昌盛的重要原因是:全國各民族平等互助、團結合作、艱苦創業、共同發展。
55、我國民族分布特點是“ 大雜居 、小聚居”,為適應這一特點,我國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56、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國實行的民族政策,也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57、實踐證明,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力地促進了各民族的 平等、 團結 和 共同繁榮 。
58、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因此, 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我國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途徑來有:①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②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③堅持黨的領導;④實行依法治國。
59、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靠的是黨的基本路線的指引。
60、我國最基本的國情是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含義一是我國已是社會主義社會;二是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特征是 不發達。表現為生產力水平比較低,教育科學技術比較落后,社會主義具體制度還不成熟、不完善。
61、現代化建設包括經濟、政治、文化、國防、教育等,而經濟建設是現代化建設的核心工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其他方面的工作都要服從并服務于經濟建設。
62、加快經濟發展,大力發展生產力,是我們的根本任務。發展是我當前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
63、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還不成熟、不完善,存在著體制上的種種弊端,只有通過 改革 才能為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掃清障礙。改革是我國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64、改革是對經濟、政治、文化等體制的根本性變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但,不是對社會主義根本制度、基本制度變革)。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是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65、開放是現代化建設的必要條件。對外開放是我國必須長期的一項基本國策。-
66、對放開放的基本途徑是“ 引進來”和“走出去”。
1、我國的發展,必須走強國富民之路, 科教興國之路,可持續發展之路。
2、科技發展,教育為本, 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是中華民族振興的必然選擇。
3、縱觀世界歷史,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命運與其科學技術的發展息息相關。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 已成 為推動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因素。
4、科學技術的發展,關鍵在人才,而人才的培養主要靠教育。教育是提高一個國家創新能力的基礎,教育水平的高低 決定著人才培養的數量和質量,決定著一個國家的科技發展水平和創新能力,并最終決定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興衰成敗。
5、一個國家最重要的資源是高素質的人才。
6、教育的根本任務是 培養全面發展和具有創新能力的人 。
7、新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
8、從整體上看,我國的科技和教育發展水平還比較低,與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我國科技和教育整體水平不高,制約著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使我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面臨著巨大的壓力。為了縮小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使我國在國際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就必須實施 科教興國 戰略。把科技和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