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您好
第十四課1框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一、課時基本內容:1課時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二、教學內容分析,學情分析,重、難點的確立,教學資源的取舍,教法、學法的選擇等
1.教學內容分析:“小平,您好!”主要包含兩個框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介紹的是我國的基本國情。我們想問題、辦事情都要從這一基本國情出發(fā),我們的基本國策是依據(jù)我國的基本國情而制定的。第一框題首先通過介紹我國改革開放20多年來 gdp 增長的情況來引導學生了解,我國取得的偉大成就。盡管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我國的國情決定了我國仍然是個發(fā)展中國家。教科書從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不平衡、人口素質不高、科學技術與世界發(fā)達國家存在差距等方面,引導學生認識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并且將長期處于這階段的事實。
2.學情分析:近年來,由于各種報道,學生了解了我國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的狀況,也懂得我國和世界發(fā)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但在認識方法上也有偏激、片面、非理性的問題。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國情、國策教育,引導學生全面地了解我國的基本國情,了解我國現(xiàn)階段的基本國策,懂得制定這些國策的依據(jù),進而引導學生積極支持國家的各項政策,增強社會責任感。3.重、難點的確立:學生對我國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解。4.教學資源的取舍:(1)充分利用教材課文中的材料。(2)對正確認識初級階段的意義需補充一些相關材料。5.教法、學法的選擇:通過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對比以及調查、訪談等形式,引導學生切實感受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生活發(fā)生的巨大變化,加深對當代中國的認識,增進關心社會的興趣,進而加深對黨的感情。(1)討論法。(2)問答法。在導入階段和課中,大量使用。(3)閱讀法。對課中重要文字、圖片、圖表要引導學生閱讀。(4)筆記法。課文中重要的概念、意義等要通過筆記批注和用筆勾畫的方法進行標識。(5)探究法。結合課中的交流和探究。(6)講解法。本課知識點較多,需要教師適當進行歸納和講解。三、擬達成的教育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含義及表現(xiàn)。理解我國初級階段是我國現(xiàn)階段的基本國情。
能力目標:搜集資料的能力、小組合作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學生愛國、愛黨和認同祖國的情感。通過了解我國的基本國情和發(fā)展趨勢,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四、教學流程
環(huán)節(jié)
師生活動設計
訓練內容
預期目標
設計意圖
效果反饋與修正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課前準備調查:你所在城鎮(zhèn)或鄉(xiāng)村近年來有什么變化?學生課后歸納、查閱資料、整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查閱資料的能力
課中教學
課中教學引入:在1989年共和國40周年慶典的游行中,北大的學生隊伍中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橫幅,表達了對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的熱愛和對改革開放政策的擁護。改革開放究竟給中國帶來哪些變化呢?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