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第三單元第七課第2課時
【目標要求】
1、情感、態度、價值觀:從促進生產力發展、發揮社會主義優越性的角度,認同“確立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從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財富的創造和社會的發展有賴于勞動、知識、科技等角度,培養“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意識。
2、知識目標: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分配制度;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3、能力目標:體會共同富裕是一個先富帶后富、共奔富裕路的過程;體會“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獻精神,又要落實分配政策”的辯證統一性。
【預習導學】
1、 我國的基本分配制度是什么?它是由什么決定的?
2、 我國的分配原則是什么?
3、 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是______。在分配中,既要提倡______又要落實;既要反對_______又要防止_________。
4、 如何實現共同富裕?
5、 個人自主創業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問題探究】
1、先富帶后富,共奔富裕路
【活動一】人們可以通過那些方式獲取合法收入?
析:a、公有制經濟中通過按勞分配獲得的工資、獎金等;b、個體勞動者納稅后的非勞動收入;c、把錢存進銀行獲取利息;d、購買國債曾值;e、出租房屋收取租金;f、投資分紅;g、承包完成稅收后的收入等等。
(1)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制度與分配原則。
①分配制度——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②分配原則——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
【活動二】你是如何看待這一倡議的?請你就如何縮小地區差距提出自己的建議?
析:(1)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分配方面既要提倡奉獻精神,又要落實分配政策;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懸殊。(2)建議:a、指定恰當的分配政策,防止個人收入差距懸殊。b、通過制度和法律法規,使發到底區的富裕個人、企業多交稅,并利用這部分資金去開發貧困地區、促進貧困地區經濟的發展。c、鼓勵和給予優惠政策,讓發達地區通過技術轉讓、投資于貧困地區,使之共同發展。d、發到底區幫助貧困地區培訓人才。
(2)在分配中如何實現效率與公平的統一?
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獻精神,又要落實分配政策;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懸殊。
(3)怎樣實現共同富裕?
析: ①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是社會主義本質的內在要求和體現,也是社會主義改革一以貫之的追求。但共同富裕不是同時富裕、同步富裕。②實現共同富裕是一個過程,必然存在先富和后富的問題。③只有鼓勵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形成示范效應,并通過先富者帶動后富者,才能逐步實現共同富裕。④、國家采取各種有力的措施,推動先富起來的人和地區積極支持和幫助后富起來的人和地區發展經濟,提高收入,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4)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共同富裕有不同的內容。
a、改革開放以來——廣大中西部地區根據自己的條件發揮資源優勢的同時,在各方面支持了沿海地區先發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