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單元 踏上興國之路教學
第2單元 踏上興國之路教學
一、本單元地位:
1、在教材中的地位
通過第一單元的學習,學生感受到了改革開放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帶來的活力,同時懂得政治生活的民主、人民積極參加國家的民主管理是社會發展的保證,了解了中國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和正在走向世界的狀況。第二單元在第一單元的基礎上,進一步介紹我國的人口、資源、環境、科技、教育和法制建設方面的國情,以及針對這些問題制定的國策和發展戰略。所以,第二單元主要是承接第一單元的邏輯的發展。學生了解了我國的國情之后,會有一種參與的意向,教師要在此基礎上,引導他們懂得,每一位參與社會主義建設的公民,需要掌握科學發展觀、科教興國、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方略的思想,只有具備了這些思想,其行動才能更自覺有效。
2、在學生發展中的地位
作為我們社會未來的公民,只有清楚地了解國家的國情、國策、發展戰略,才能正確理解和執行黨的各項路線、方針和政策,自覺規范自己的言行,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才能在將來更好地走進社會,融入社會,更好地參與祖國的經濟、政治和文化建設,在為祖國建設服務的過程中實現自我價值。
初中學生對我國的人口、資源、環境等方面的國情、國策和發展戰略雖然有所接觸,但是受自身閱歷和學識的局限,了解得并不全面、透徹,甚至存在許多模糊、錯誤的認識。還有許多人對我國存在的問題缺乏應有的關心和社會責任感。因此,對學生進行這方面內容的教育,幫助學生樹立節約資源,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的意識,以及科學發展、科教興國、依法治國相結合的觀念,從而珍惜受教育機會,認真完成作業,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技能,把戰略落實在具體行動中,這對學生的健康發展十分重要。
二、本單元的邏輯結構
本單元共分三課:第一課 樹立科學發展觀; 第二課 實施科教興國 第三課 堅持依法治國。
三、課標依據
我與集體、國家和社會的關系
——法律與社會秩序部分:
1、知道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樹立憲法意識(3.3.1)。
2、知道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管理國家,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樹立法制觀念(3.3.2)。
3、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意義,能夠自覺守法,維護社會秩序(3.3.3)。
——認識國情 愛我中華部分:
1、了解我國在科技、教育發展方面的成就,知道與發達國家的差距,理解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現實意義,感受科技創新、教育創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質(3.4.4)。
2、知道我國的人口、資源、環境等狀況,了解計劃生育、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資源的政策,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意識(3.4.5)。
第五課 樹立科學發展觀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我國的政治、文化、經濟、科技等多方面有了飛速的發展。但是,要進一步持續地發展,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國面臨嚴峻的人口、資源和環境問題,懂得計劃生育、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初步理解科學發展觀的內涵,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這三個方面是相互聯系,有機統一的;要正確處理好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堅持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