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單元 踏上興國之路教學
2、能力目標:
搜集我國人口、資源、環境方面的材料,并分析其特點,宣傳計劃生育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學會保護環境的一些技能;通過聯系實際例子分析和認識科學發展觀的含義,提高正確處理好人口、資源、環境之間關系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目標:
體會人口和環境問題對于人類發展的影響,了解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樹立保護環境的價值觀念;體會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二、教學重難點:
1、我國的人口問題。
2、我國的資源環境問題。
3、科學發展觀的內涵。
三、教學內容:
1、人口問題
(1)現狀:人口基數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質偏低(基本特點),農村人口多,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人口的城鄉、地域分布不均衡,增長迅速(其他特點)。
(2)對策:實行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提倡晚婚晚育,優生優育,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質量,變人口壓力人力資源優勢。
(3)本質:發展問題
環境問題
現狀:土地荒漠加劇、環境污染嚴重、生態失衡嚴重。
對策:①樹立環保意識;加強環境的保護和治理;把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結合;②把保護環境作為基本國策,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資源問題
(1)現狀:自然資源豐富,種類齊全,但人均資源相對不足,地區發布不平衡,開發難度大。
(2)對策:①充分考慮生態系統的承載能力和資源有限性,節約非再生資源,合理利用再生資源,建設節約型社會;②樹立節約資源意識,珍惜資源、合理開發,堅持開發和節約并舉,把節約放在首位;③實施可持續利用;使資源的開發利用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
4、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資源節約型社會的意義:
(1)可以促進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有利于更好實現全面小康的目標。
5、應對“節能減排”,不僅是國家大事,也是我們中學生應面對現實問題,我們中學生應該怎么做?
(1)環境憂患意識,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
(2)節約每一度電、一滴水,對生活垃圾分類存放,以便回收利用,減少排放等。
6、什么是科學發展觀?其核心是什么?
(1)科學發展觀就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
(2)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第一要義是發展,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7、可持續發展戰略?
(1)什么是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戰略就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
(2)要求:人與自然和諧共處,認識到自己對自然、社會和子孫后代應盡的責任。
(3)實施可持續發展,我們中學生能做點什么?
①中學生要不斷提高人口意識、資源意識和環境憂患意識;
②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③增強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自覺性。
8、發展循環經濟與我國實施什么發展戰略有關系?我國怎樣才能發展好循環經濟?
(1)與可持續發展戰略有關系。
(2)①落實科學觀,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②堅持保護環境和合理利用資源的國策;③實行計劃生育,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④加強資源和環境法律、法規知識的宣傳,提高公民保護資源和環境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