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科學第五單元教案(通用3篇)
六年級下冊科學第五單元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
用電器是一種能量轉化器,可以把電能轉化成其他形式的能;利用電能向其他能量的轉化,使人類社會有了極大的進步;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間可以互相轉化。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列表的方式,了解電能可以轉化成其他形式的能,以及其他形式的能可以轉化成電能;能設計并運用簡單的實驗來研究能量的互相轉化;能制作“蛙聲筒”并加以研究;能與同伴一起交流和探討一些有關能量轉化的知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能積極地從事有關能量轉化的探究活動;能積極地與同伴一起合作、交流;在探究活動中培養學生對研究能量及能量轉化的興趣;初步體驗能量守衡的規律。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認識電能和其他形式能量之間的互相轉化,并進一步了解多種能量之間的互相轉化。
2.難點:應用能量轉化的觀點描述生活中的變化事例。
三、教學準備:
有關能量轉化的圖片資料。使用太陽能電池的計算器、手搖發電機;癟了的乒乓球、鐵絲、繩子、開水等。制作 “蛙聲筒”的材料(底部戳洞的塑料瓶(杯)、粗線、筷子、松香等。)
四、教學過程:
(一)引入
我們在學習、生活中已經知道了很多形式的能量,如風能、機械能、電能、熱能等,那么你知道我們用得最多,也是用途最廣的一種能是什么嗎?
(二)探討電能為我們做什么
1.提問:
說說家里有哪些用電的器具,它們的名稱是什么?有什么用途?
2.探討:
家用電器都是一種能量轉換器,它們把輸入的電能變成了其他形式的能輸出來。(教師出示燈泡邊亮滅電燈邊說)如電燈是把電能轉化為光能和熱能。我們現在用填表的形式來分析一下各種家用電器輸出什么能量,能為我們做什么。
教師出示記錄表(如教材所示),以電燈為例,做記錄示范。
3.學生分組討論.填表.教師巡視 。
4.小組交流匯報.小結。
(表格這里輸入的能量形式都是電能,表中列舉的電燈為我們做的事是“照明”,輸出的能量形式是“光”和“熱”。我們需要的是“光”,熱能雖然不為我們所用,但它是伴生的。用電器往往不只輸出一種形式的能,它們也不是利用了能量輸出的全部形式,比如電吹風把電能轉化成了風能.熱能和聲能,但我們并沒有利用聲能。學生對照著電燈的分析,通過對家用電器的討論,對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就會有一個明確的'認識。)
小結:用電器都是一種能量的轉化器,可以把輸入的電能轉變成其他形式的能,為我們做各種各樣的事情。
5.引導學生們討論在日常生活學習中使用的一些其他用電設備,比如電車.電動自行車,等等。它們把輸入的電能轉化成了什么形式的能,為我們做了哪些事。
小結:利用電能向其他能量的轉化,使人類社會有了極大的進步……(見教材 59頁)。
(三)討論電能是怎么來的
1.提問
(1)電能通過各種家用電器能轉化成不同形式的能量,那么電能又是怎么來的呢?哪些能量可以通過能量轉化器轉化成電能呢 ?
(2)學生先簡單說說電能的來源。如電池.發電站等。
(3)教師出示手搖發電機,演示。
(4)教師出示記錄表(如教材所示),師生一起填寫手搖發電機的能量轉化形式。
2.分組討論,記錄完成表格。
3.全班交流。
(學生可能會想到發電站里的發電機將水能.風能等機械能轉化成電能,干電池將化學能轉化成電能 ……)
教師出示一些圖片或實物,簡單介紹其他能量是如何轉化為電能的。
電池是常見的電源,干電池.蓄電池是把化學能轉化成了電能,太陽能電池則是將光能轉化成了電能,因此電池是一個能量轉化器。各種發電機也是能量轉化器,它能把動能轉化成電能。發電廠或發電站中的發電機由各種動力帶動,比如水電站.風電站.火電站分別是由流水.風以及燃料燃燒引起的動力帶動發電機運轉而產生電的。因此,利用各種發電機,可以將機械能.化學能.原子能等轉化為電能。
4.小結。
風.流水產生的機械能,煤.油.天然氣燃燒產生的熱能,以及原子能.太陽能等都可以轉化成電能。
(四)能量的互相轉化
1.提問:是不是只有電能才能向其他能量轉化嗎?
2.活動一:快速用力捋繩子,體會手的感覺;快速反復彎折鐵線,體會彎折處的溫度變化;兩手快速互相摩擦,快速地在紙上擦橡皮。
(學生分組實驗體驗,教師巡視。)
交流觀察到的現象,并思考為什么會有這種現象,能量又是如何轉化的?(讓學生意識到能量不一定只轉化成電能,像上面的活動就證明了機械能可以轉化成熱能。)
3.活動二:制作蛙聲筒
教師介紹學生制作.實驗。思考蛙聲筒是一個怎樣的能量轉化器,能量如何轉化?
4.研討:在日常生活中你還遇到過哪些利用能量轉化為我們做事的例子,它們分別怎樣轉化能量?
(如用熱水泡可將癟掉的乒乓球重新鼓起來,熱水器在有太陽時就把太陽能轉變成熱能,沒有太陽的時候就把電能轉變成熱能等等)
5.引導學生設計其他的能量轉化器,并說說這種能量轉化器是如何實現能量轉化的?
如制作風車.帆船,可以把風能轉化成機械能;利用小電珠制作“小臺燈”,將電能轉化成光能,等等。
(五)總結
引導學生進行小結:各種用電器都是一種能量的轉化器,可以把輸入的電能轉變成其他形式的能;電能可以轉化為其他各種形式的能量,其他形式的能量之間也可以互相轉化。
(六)課外延伸
尋找我們生活中、動物、植物能量轉化的例子,并進行分析記錄。
六年級下冊科學第五單元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查閱有關節能和開發新能源的書刊及其他信息源。
2、能夠圍繞白熾燈與熒光燈哪個效率高,展開探究活動。
3、能夠對未來住宅如何利用自然能源作出解釋。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如何節約能源。
2、知道什么是新能源。
3、知道如何開發利用新能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意識到節能的重要性。
2、樹立節能意識。
3、體驗到要用發展的眼光開帶能源問題。
二、教學重點:
知道如何節約能源。
三、教學難點:
知道開發利用新能源的方法及合理性。
四、教學準備:
白熾燈、節能燈、各種資料等。
五、課時安排:
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效果分析
一、導入:
1、復習:可再生能源與不可再生性能源的區別。
2、檢查風能轉換模型制作情況。
3、評比。
4、揭題:我們每天都在消耗大量的能源,面對日益枯竭的不可再生能源問題,我們人類該怎么辦呢?
5、板書課題。
二、探討如何節約能源。
1、了解生活中浪費能源的事例。
過渡:要解決一個問題首先要了解這個問題產生的原因。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費能源的生活方式?
學生交流。
我們為什么要節約能源?
小結。
2、探究白熾燈與節能燈的效率比。
出示:白熾燈與節能燈。
這兩個燈泡大家都見過?
當燈泡點亮的時候,能量是怎樣轉換的?
你們家里主要用哪種呢?為什么?
學生交流。
實驗分析:
預測哪個效率高
演示實驗,學生記錄數據。
分析數據交流。
3、小結。
三、探討如何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及開發新能源。
1、過渡:人類為了提高利用自然能源,科學家想了很多方法。
2、看圖思考:
這是一座未來的住宅,仔細觀察,它在哪些方面有效地利用了自然能源?
3、學生觀察討論。
4、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可投影提醒)
你能看懂這幅圖嗎?序號所代表的是什么?
這幢房屋是如何利用自然能源的?
這幢房屋為什么可以節能?
有哪些節能的方法?
5、小結。
6、認識太陽能的作用。
太陽能是能源之母,為什么這樣說?
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太陽能?
為什么太陽能將是人類解決能源危機的重要途徑。
7、了解我們可以開發新的能源。
閱讀P52。
學生匯報自己的發現和觀點。
四、鞏固應用
1、現在有很多購房著喜歡景觀房,特別喜歡有落地窗的房屋,請想想,落地窗在能源的利用上有哪些優劣?
五、布置作業
1、本課習冊學習傳真機部分。
2、出份能源小報。
板書設計
4、節約能源與開發新能源
自然能源太陽能
(可反復利用)地熱
風能……
六年級下冊科學第五單元教案 篇3
1 .各種各樣的能量
一、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 、能夠依據生活中各種現象,對能量及其形式做出合理的解釋。
2 、能夠制作火箭及其發射器裝置。
3 、能夠設計出能力大小與物體運動關系的實驗方案。
4 、能夠選者自己擅長的方式(語言、文字、圖表、模型等)表書研究能量知識的過程和結果。
5 、能夠在研究過程中傾聽和尊重其他同學的不同觀點。
知識與技能:
1 、知道能量能使物體工作或運動。
2 、知道能量有不同的表現形式。
3 、知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使物體做不同的工作或運動。
4 、知道能量大小對物體運動有影響。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愿意合作與交流。
2 、意識到能量對于人類和自然界的活動有著重要作用。
二、教學重點:知道能量能使物體工作或運動。
三、教學難點:能控制變量研究能量對于物體的影響。
四、教學準備:卷尺筒芯、吸管、橡筋、尺子、筆、膠帶。
五、課時安排:二課時
六、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效果分析
一、導入新課
1 、讀詩:神奇的能量。
2 、過渡:從這節課開始我們一起踏入能量世界。
二、初步建立能量的概念。
1 、出示 p42 頁的圖片。
2 、提問:這些物體靠什么“工作或運動”?
3 、學生看圖分組討論。(認同的觀點進行記錄)
4 、師生小結:什么是能量。
5 、討論:能量看得見嗎?
你能做個小實驗證明給大家看。
6 、小結。
三、認識各種形式的能量和作用。
1 、過渡:生活中存在著各種能量,它們又有什么作用?
2 、小組比賽: 說說能量,講講它的作用。
3 、畫卡通:能將一種能量表現出來,并能反映出作用。
4 、學生繪畫。
5 、展評,思考:這種能量會給物體帶來什么樣的變化?
這種變化你還在其它地方見過嗎?
6 、提問:如果這個世界,我們這個社會沒有能量會怎樣?舉例。
7 、小結。
四、探究能量大小與物體運動的關系。
1 、過渡:出示小水車,用怎樣哪些方法可以讓它轉的更快?
2 、學生上臺演示并說出方法。
3 、思考:這個實驗我們有沒有用到能量?
4 、過渡:通過實驗我們再一次證明了能量就在我們身邊,能讓物體運動起來,那能量的大小與物體運動有什么樣的關系呢?讓我們通過下面實驗來進行研究。
5 、制作火箭和發射器。
教師說明制作方法及具體步驟。
學生制作。展評。
6 、設計方案。
我們利用這套裝置來研究什么?
(橡筋拉深后產生的能量與火箭發射高度的關系)
這個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通過它來了解能量大小與物體運動的關系。)
設計研究方案(預測、實驗步驟、實驗結論等)。
學生匯報研究方案。實驗中我們還注意什么問題?
7 、學生分組實驗,教師指導。
8 、學生匯報實驗過程及實驗結論。
9 、小結。
五、鞏固應用
1 、什么是能量?
2 、太陽能熱水器工作需要哪些能量。
六、布置作業
1 、本課習冊學習傳真機部分。
板書設計:
1 、各種各樣能量
工作 運動
2 .能量的轉換
一、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 、能夠制作出簡單的能量轉換玩具。
2 、能用畫圖(模式圖、卡通圖)的方法揭示能量轉換的過程。
3 、能夠選擇合適的方式表述研究的過程與結果。
知識與技能:
1 、知道能量轉換就是一種形式的能量可以轉換成另一種形式的能量。
2 、知道能量轉換的過程是怎樣進行的。
3 、知道模式圖、卡通圖是用來結實研究過程和結果的一種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意識到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蘊藏著科學道理。
2 、愿意合作與交流。
3 、體驗到能量的神奇。
二、教學重點:知道能量轉換的過程是怎樣進行的。
三、教學難點:能夠選擇合適的方式表述研究的過程與結果
四、教學準備:紐扣、線、賽車、電池、剪刀、畫筆等。
五、課時安排:二課時
六、教學過程:
教 學 過 程效果分析
一、導入新課
1 、復習:什么是能量?
舉例說說能量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能量的大小與物體的運動有什么關系?
2 、揭題:今天我們繼續研究能量的知識。
二、認識什么是能量轉換。
1 、游戲研究:搓手。
請大家做個游戲,和我一起搓搓手,想想在這個游戲過程中有哪些能量的存在?
2 、學生游戲思考,學生匯報。
3 、這些能量是怎樣產生的?
板書:食物的化學能—人運動的機械能—摩擦產生的熱能
4 、通過簡單的分析,你有什么發現?
5 、小結:我們發現能量是可以相互轉換的——這是能量一個重要特征。
6 、請你舉例:在我們生活中有哪些能量轉換的事例。
7 、學生匯報。
8 、實物投影或看 p45 圖分析:
圖中有哪些能量的存在,這些能量是如何轉換的?
9 、學生討論分析并匯報記錄。
10 、小結。板課題。
三、了解并描述能量轉換的過程。
1 、過渡:在生活中,我們會經常遇到一些能量轉換的問題,它們之間是怎樣轉換的呢,我們通過研究已經有共識了,那怎樣具體的表現出來了?我們可以繼續運用上節課畫卡通畫的形式來表現。
2 、學生自由構思繪畫。
3 、展評小結。
四、做一個簡單的能量轉換玩具。
1 、過渡:我們每個人都有玩具,在這些玩具中也隱藏著能量轉換的科學知識。
2 、如:小三輪車、小火車、遙控賽車、溜溜球……,你說說。
3 、我們一起來做個玩具,來研究它的能量轉換方式。
4 、學生看圖制作。
5 、學生分析,匯報。
6 、小結:科學知識隱藏在生活中,需要我們自己去發現。
五、布置作業
1 、本課習冊學習傳真機部分。
2 、回家觀察各種物品使用能量的情況。
板書設計:
2 .能量的轉換
化學能→機械能→熱能 ……
3 、能源
一、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 、能調查并記錄家庭使用能源的情況。
2 、能夠制作太陽能灶、小水輪等裝置。
3 、能夠設計利用風能工作的模型裝置。
4 、能夠看懂統計圖表。
知識與技能:
1 、知道能源與能量的關系。
2 、知道能源分為可再生能源與不可再生性能源。
3 、知道可再生性能源的作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意識到能源對日常生活中和工業生產的重要作用。
2 、意識到不可再生性能源面臨枯竭的危險。
3 、體驗到開發可再生性能源的重要意義。
二、教學重點:知道能源分為可再生能源與不可再生性能源。
三、教學難點:能夠獨立設計利用一種能量工作的模型裝置。
四、教學準備:碗、鋁箔、木塞、橡皮泥、瓶蓋、塑料片、鐵絲、塑料瓶、剪刀等
五、課時安排:二課時
六、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效果分析
一、導入:
1 、檢查上節課布置的課外作業。
2 、匯報自己的調查情況,表揚。
二、認識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1 、看圖說一說:
圖中有哪些物品,各自使用什么能量?
這些能量是怎樣轉換的?
2 、提問:你知道家中使用的能量是哪里來的?
(引如能源) 有哪些能源?
3 、分類:
將剛才所講的能源分類。
小結:能源分成可再生能源與不可再生性能源(板)
4 、提問:可再生能源與不可再生性能源最大的區別是什么?舉例。
5 、看圖了解世界與中國能源對比情況
看圖 p48 ,思考通過圖表你有什么啟示?
你對中國禁止小型煤礦、造紙廠的生產或關閉的行為有何想法?說說理由。
有人說:一次性紙杯是偉大的發明;也有人說:一次性紙杯的發明是最糟糕的發明。你支持哪種觀點?
三、學習利用可再生能源:制作太陽能灶或小水車
1 、過渡:我們都知道生活中的很多物品都是由不可再生資源制造的,而這些物品又使用的不可再生能源。如:汽車、家里用的煤氣灶、電熱水壺等。你還能舉例。
2 、為了改變這種浪費能源的這種狀況,科學家做出巨大的貢獻,你能告訴大家嗎?
3 、制作太陽能灶。
講講太陽能灶的作用。
說說制作的材料和步驟。(還有什么方法制作?)
自己制作。
4 、活動:看誰制作的效果好。
室外活動,烤土豆片。
5 、小評,如何改進這個裝置?(能量使用效率高)
6 、自選:制作小水輪(可安排課后)
說制作方法與步驟。
簡便的方法:鐵絲為支架。
瓶蓋(內有橡皮泥)為輪。
漿葉為塑料片。
四、設計一種利用風能工作的模型裝置。
1 、出示:風能轉換電能的模型。
學生上臺游戲。
2 、學生分組畫圖設計。
3 、展評。
說出設計意圖及能源轉換的過程。
一周后看模型。
五、鞏固應用
1 、垃圾為什么要提倡分類回收? 2 、我們怎樣保護不可再生能源。
六、布置作業 1 、本課習冊學習傳真機部分。
板書設計:
3 、能 源
可再生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太陽能 水
風能 礦產 不可再生資源
木材
4 、節約能源與開發新能源
一、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 、能夠查閱有關節能和開發新能源的書刊及其他信息源。
2 、能夠圍繞白熾燈與熒光燈哪個效率高,展開探究活動。
3 、能夠對未來住宅如何利用自然能源作出解釋。
知識與技能
1 、知道如何節約能源。
2 、知道什么是新能源。
3 、知道如何開發利用新能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意識到節能的重要性。
2 、樹立節能意識。
3 、體驗到要用發展的眼光開帶能源問題。
二、教學重點:知道如何節約能源。
三、教學難點:知道開發利用新能源的方法及合理性。
四、教學準備:白熾燈、節能燈、各種資料等。
五、課時安排: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效果分析
一、導入:
1 、復習:可再生能源與不可再生性能源的區別。
2 、檢查風能轉換模型制作情況。
3 、評比。
4 、揭題:我們每天都在消耗大量的能源,面對日益枯竭的不可再生能源問題,我們人類該怎么辦呢?
5 、板書課題。
二、探討如何節約能源。
1 、了解生活中浪費能源的事例。
過渡:要解決一個問題首先要了解這個問題產生的原因。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費能源的生活方式?
學生交流。
我們為什么要節約能源?
小結。
2 、探究白熾燈與節能燈的效率比。
出示:白熾燈與節能燈。
這兩個燈泡大家都見過?
當燈泡點亮的時候,能量是怎樣轉換的?
你們家里主要用哪種呢?為什么?
學生交流。
實驗分析:
預測哪個效率高
演示實驗,學生記錄數據。
分析數據交流。
3 、小結。
三、探討如何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及開發新能源。
1 、過渡:人類為了提高利用自然能源,科學家想了很多方法。
2 、看圖思考:
這是一座未來的住宅,仔細觀察,它在哪些方面有效地利用了自然能源?
3 、學生觀察討論。
4 、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可投影提醒)
你能看懂這幅圖嗎?序號所代表的是什么?
這幢房屋是如何利用自然能源的?
這幢房屋為什么可以節能?
有哪些節能的方法?
5 、小結。
6 、認識太陽能的作用。
太陽能是能源之母,為什么這樣說?
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太陽能?
為什么太陽能將是人類解決能源危機的重要途徑。
7 、了解我們可以開發新的能源。
閱讀 p52 。
學生匯報自己的發現和觀點。
四、鞏固應用
1 、現在有很多購房著喜歡景觀房,特別喜歡有落地窗的房屋,請想想,落地窗在能源的利用上有哪些優劣?
2 、
五、布置作業
1 、本課習冊學習傳真機部分。
2 、出份能源小報。
板書設計
4 、節約能源與開發新能源
自然能源 太陽能
(可反復利用)地熱
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