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陸的變遷》教學設計
這兩種力相互作用,共同形成的千姿百態的地表形態。
思考回答
地殼的運動
海平面的升降
人類活動
荷蘭人填海造陸
魏
格
納
和
他
的
大
陸
漂
移
假
說
如果細心觀察,我們周圍就可能發現很多這兩種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態,20世紀的時候就有這樣一個人,他非常善于觀察,他叫魏格納,德國人。
[大屏幕]魏格納頭像
大家誰知道魏格納的故事,來給大家講一下。
對學生講的故事給給予評價。
[大屏幕]非洲和南美洲的拼合圖
當魏格納有了這個偶然的發現之后,就多方面的考證。大家請看大屏幕。
[大屏幕]拼合大陸幾種古老地層的相似性。
觀察這幅圖,你有沒有什么發現?
海牛、鴕鳥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分布。
這幅圖中海牛和鴕鳥的分布有什么特點?
鴕鳥不會飛,海牛生活在熱帶的淺海,按理它們都沒有遠涉大洋的能力,為什么出現在這種情況?
這兩幅圖說明了什么問題?
你如果是魏格納,你會聯想到什么?
在他有了這個發現的兩年后,魏格納就提出了“震驚世界”的大陸漂移假說。
[大屏幕]大陸漂移假說
誰能根據此圖說一下大陸漂移假說的主要內容?
對學生的敘述給予評價。
同桌說一下大陸漂移假說。
大家在觀察這幅圖的過程中在兩億年前有沒有大西洋?它又會怎樣變化?
通過大陸漂移假說的學習,你有什么啟示?
學生試著講述格納的故事
古老的地層似乎存在著某種連續性
學生談談聽這則故事的感想
回答:在很久以前,這兩個大洲可能是連在一起的
學生試說
同桌在有一個人復述大陸漂移假說
板
塊
運
動
學
說
和
它
的
主
要
理
論
大陸為什么會漂移呢?后人并沒有停止過探索,在20世紀60年代,地球科學研究表明,大陸漂移是由板塊運動引起的。因而進一步提出了板塊運動理論。板塊運動理論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地球表層并不是一個整體,而是由板塊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可分成六大板塊。
[大屏幕]六大板塊示意圖。
小組看圖討論:
1.全球共分成哪六大板塊?
2.這六大板塊中哪個板塊基本上全部是海洋?
3.澳大利亞大陸屬于哪個板塊?
4.結合地形圖,說一說亞洲南部的阿拉伯半島和印度半島屬于哪個板塊?
對學生的回答給予評價。
二、各大板塊處于不斷地運動之中
fl:板塊運動方向。
大家觀察板塊運動的方向有什么特點?
提示:它們的運動方向主要有兩組
它們有的做的是相對的擠壓運動,有的做的是相背的張裂運動。
[大屏幕]東非大裂谷
大家觀察一下紅海的位置。你推斷一下,幾千萬年后,紅海可能有什么變化?為什么?
[大屏幕]紅海的成因圖。
首先是大陸板塊發生張裂運動──地表裂谷帶──大陸解體──新海洋出現──新大洋形成
這么說板塊發生張裂運動的結果會形成什么呢?
[大屏幕]東非大裂谷
大家來看,這就是著名的東非大裂谷。
板塊運動還有一種形式,就是相對的擠壓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