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和非洲知識要點
一、東亞
位置
在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側。有中國、朝鮮、韓國、蒙古、日本五個國家
地形
多高原和山地,地勢中間高四周低,許多大河自西往東流入太平洋,沿海有許多半島和島嶼。
氣候
亞洲東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風最典型的地區。季風氣候雨熱同期,對農作物生長有利,但夏季風的強弱變化,易造成洪澇、干旱等災害。亞洲中部和西部的廣大地區,深居內陸,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唯一缺少的是溫帶海洋性氣候。
居民
東亞、南亞地區人口稠密;北亞、中亞、西亞地區人口稀疏。居民中大部分屬于黃色人種。就民族而論,中國是漢族人口居多數的多民族國家,
經濟
日本是亞洲唯一一個發達國家。絕大多數長期遭受殖民統治,農業為主導,工業基礎薄弱。20世紀70年代以來大力發展出口加工工業,如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西亞國家依靠石油經濟獲得發展,如沙特阿拉伯。近年來,印度經濟發展速度加快。
日本
位置
是東亞,太平洋西側的一個島國,與我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
領土組成
由北海道島、本州島、四國島、九州島四大島和一些小島組成(自北向南),地狹人稠。
地形
境內多山,國土四分之三以上是山地和丘陵,僅在沿海一帶分布著狹小的平原,關東平原是日本最大平原;海岸線曲折,多良港;境內多火山、地震,位于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的地方。富士山是日本最高峰,也是一座活火山
氣候
屬季風氣候,大部分為溫帶季風氣候,南部為亞熱帶季風氣候。
資源
是個資源貧乏的國家,大部分礦產資源需要進口。全國大部分為森林覆蓋,森林覆蓋率為65%。河流短小,但流經山地水力資源豐富
經濟特點
是世界上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鋼鐵、汽車、造船、電子、化學、紡織等工業是主要工業部門,產品大量出口,在國際市場上占有重要地位,屬"進口-加工-出口"的經濟。因本國自然資源缺乏,需要從國外進口,為了便利原料的進口和產品的出口,工業大多分布在沿海優良港口地區工業中心多分布在太平洋沿岸與瀨戶內海峽長地帶。主要有:京濱工業區、名古屋工業區、阪神工業區、瀨戶內工業區和北九州工業區。 農業生產現代化程度很高,水稻是日本主要的農作物。北海道附近海域成為世界著名的漁場。日本的捕魚量常占世界第一位
文化特點
既有本民族文化的傳統,以兼有東西文化的特點
二、東南亞
位 置
在亞洲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
處于亞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位置,尤其是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亞、歐、非向東航行到東南業、東亞各港航線多經過這里
地 區
地 形
氣 候
中南半島
位于我國南部,北高南低。形成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地勢。這些河流在下游沖積成肥沃的平原,而且人口稠密。河流――湄公河,這些平原成為東南亞發達的農區。
大部分地區屬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一年分為旱季和雨季,農作物多在雨季播種,旱季收獲。
馬來群島
群島上山嶺很多,地形崎嶇,山嶺眾多,平原狹小多分布在沿海地區。地處亞歐板塊與印度洋、太平洋兩大板塊交界處,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亞有"火山國"之稱
大部分地區位于赤道附近,屬熱帶雨林氣候,終年熱量充足,降水充沛,對農業生產十分有利。
人 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