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陸的變遷(第1課時)
鼠標點擊,演示由畫面3漸變為畫面4。說明東部海域原來是陸地,地面上有森林,地表巖層受到擠壓逐漸凹陷海水進入,由陸地變成了海洋。
由此可見,地殼的變動是海陸變遷的一個主要原因?赡苡型瑢W要問,地殼為什么會變動,這個問題問得好,學習就要有這種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這個問題的答案,大家學習了下一節課的內容就知道了。
(2)演示東海海域由陸變成海的過程。鼠標點擊,回到“我國東部海底的古河流遺跡”畫面;再鼠標點擊,使海平面逐漸上升淹沒沿岸部分陸地,說明海平面上升可以使陸地變成海洋。繼續鼠標點擊,使海平面下降,原來被淹沒的陸地又露出水面,說明海平面下降可以使海洋變成陸地。
由此可見,海平面的升降是海陸變遷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對于海平面的升降原因是與氣候有關,氣候變冷,海平面就要下降;氣候變暖,冰雪消融,海平面就要上升。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了無論是地殼的變動,還是海平面的升降都能使海陸發生變遷。所以,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
板書 海陸變遷←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
6.承轉過渡 剛才的幾個例子,說明了在一些局部的地方,海陸是可以變遷的。那么,從全球來看,現在的海陸分布大勢自古以來就是這樣的嗎?怎樣形成的呢?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是固定不變的呢?還是在不斷變化的呢?你同意哪種觀點呢?(學生議論)請大家不要著急下結論,現在我們從世界地圖上來看看會得到些什么啟示。
板書 二、從世界地圖上得到的啟示
1.學生閱讀 讓一名學生朗讀課本p36閱讀材料“偶然的發現 偉大的假說——魏格納與大陸漂移說”。
2.啟發引導 偶然中有必然,必然中有偶然。成功與失敗,就隔著一層紙,你能比別人多想一步,堅持不懈地去努力,這層紙被捅破了,成功就會向你招手。德國科學家魏格納就是在偶然中比別人多想了一步,才提出了大陸在漂移這一偉大的假說,并為此獻出了生命,他這種熱愛科學,獻身科學事業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大陸真的在漂移嗎?
板書 大陸漂移
3.讀圖觀察 電腦動畫演示課本p35圖2.15“大陸的漂移”。第一次鼠標點擊2億年前的海陸分布狀況;第二次點擊漂移成6500萬年前海陸分布的狀況;第三次點擊漂移成現在的海陸分布的狀況。教師邊點擊,圖文結合,邊講述,邊歸納板書(見板書設計)大陸漂移說的主要內容。
4.列舉證據 讓學生閱讀課本p34圖2.14“難道僅僅是巧合嗎”。思考:大陸漂移說的提出是偶然發現了什么現象受到啟示的?閱讀課本p35圖2.16“拼合大陸幾種古老地層的相似性”和課本p36圖2.17“海牛,鴕鳥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分布”。思考:你認為大陸漂移說,是空想的呢?還是有依據的?組織學生分成學習小組展開討論。列舉出證據,選出代言人,在全班交流。
5.評價點撥 學生交流后,教師補充小結魏格納從地圖上得到啟示,進而大膽提出大陸在漂移的證據。
(1)各相鄰大陸的邊緣大致吻合。
(2)調查發現,各相鄰大陸,特別是大西洋兩岸的古生物化石、地層構造相吻合。
(3)現在測量證實,海陸分布至今尚在極其緩慢地變化著。
6.設置懸念 由此可見,海陸分布不是固定不變的,七大洲和四大洋也不是自古以來就是這樣分布的,而且至今尚在極其緩慢的變化之中。那么,大陸為什么會漂移呢?要想知道答案,下節課我們接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