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地理環境的總體特征和地域差異
西南亞大區緊鄰歐非,北回歸線橫貫南部,副熱帶高壓帶籠罩本區大部,周圍多為干旱地區,干旱性和大陸性是本區自然界的總特征。由于地理位置、地形、風向和降水的差異,還可劃分為6個副區:伊朗高原區、阿拉伯半島區、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區、地中海東岸區、小亞細亞高原和亞美尼亞火山高原區及高加索山地區。
中亞大區深居內陸,距海遙遠,又多為山脈圍繞的高原、盆地與低地,很難受到海洋氣流的影響,因而具有大陸性很強的干旱、半干旱氣候。水系主要為內陸流域,多著名的內陸湖泊。自然景觀主要為溫帶草原、半荒漠和荒漠,高山帶具有高山氣候和垂直景觀帶結構。從亞洲整體來看,中亞既具有介于北亞與南亞之間的緯度帶的意義,又具有介于東亞與西歐之間的海陸相關位置的意義。大陸性干旱與半干旱的氣候對本區自然景觀的形成起主導作用。根據中亞的地區差異,還可劃分出帕米爾高原區、哈薩克丘陵和圖蘭平原區、蒙古高原區以及中國西北地區等副區。
摘自:中國大百科全書——世界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