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課 昂揚進取的社會風貌導學案
第4課 昂揚進取的社會風貌(參考答案)【特別提示】 導學案只是老師教學的一個輔助,千萬不能完全一成不變地依據導學案來教學,如果機械使用導學案,課堂教學過程將毫無生氣,也不會起到好的教學效果。【認定目標】(請同學們認真閱讀下面的學習目標,明確本節的學習任務)1.了解隋唐實行科舉制度的目的,考試科目、內容及科舉制的作用。
2.了解唐朝衣食住行的時尚和博大宏放的精神風貌。【自主學習】請同學們閱讀課文20-23頁,回答下列問題:科舉制的含義科舉制是通過分科考試選拔管理的制度。創立和完善隋唐時期創立并逐步完善了科舉制度。主要科目①明經客,主要測試考生及宋儒家經典的能力,比進士科相對容易些。②進士科包括策問,加試經史、雜文,后來雜文專詩賦。策問以解決社會實際問題為奴地,考察治理政事的能力。主要作用實行科舉制,便于在全社會范圍內選拔人才,擴大了中央政權的社會基礎;讀書人可以自由報考,人才不斷更新,增強了國家機構的活力和辦事效率。科舉制為士子創造了相對平等的競爭機會,激發了他們對前途的自信和熱情。他們中間的佼佼者進入統治集團之后,推動一系列改革,開創出政治、經濟、文化及民族關系的嶄新局面,給社會帶來革新氣象和創造精神。(老師要對學生分析這些作用,便于學生記憶)注意:教材只說了科舉制對唐朝的積極影響,全面評價見學科主頁上的“教學資料”1.完成右面表格你知道“雁塔題名”是怎么回事嗎?
2.有位調皮學生讓這位 “唐代”騎馬女俑吟誦了“北宋蘇東坡”的兩句詞,他是為了說明什么問題?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1)飲茶習俗在唐代風靡全國,茶成為一種生活必需品。(2)唐代,騎馬出行變得普遍而富于情趣。3.唐代博大宏放的精神風貌產生的原因、表現及特點分別是什么?原因:盛唐時期國運鼎盛,政局安定,科舉選官等一系列制度創新,為社會發展注入了生機勃發的活力。表現:(表現有很多,教材p23上面兩段小子就是例子,學生了解即可)特點:胡漢交融、中心貫通。 敢和我比賽嗎?【共同探究】(不依附,不從眾,讓思考成為習慣!) 1.科舉制與唐朝的社會風貌有什么關系?科舉制有利于選拔杰出人才,給廣大讀書人以極大希望,他們進入統治集團后積極推動改革,促進了唐朝博大宏放的精神風貌的形成。 (能說明白這個意思即可)2.學習小組疑點、難點: 我也會!【歸納整理】想一想,本課講述了哪些問題?你能設計出本課知識結構嗎?一、科舉制1、創立和完善……2、主要科目……3、影響……二、衣食住行時尚1、飲茶……2、騎馬……三、唐代精神風貌1、形成原因……2、特點……【拓展練習】(拾級而上,順達成功的頂峰!)1.(·山東聊城) “風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 成名天下知。”詩句反映的現象與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關?( ) a.分封制 b.郡縣制 c.科舉制 d.行省制 2.(·重慶)我國的科舉制度對西方近代文官考試制度的形成產生了較大影響,有人 稱它為中國古代的“第五大發明”。科舉制度正式創立于( ) a.西周 b.春秋戰國 c.秦漢 d.隋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