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課 秦始皇功過的辯論
一、多媒體課件顯示:上面是主題: “秦始皇功過的辯論”,左邊是秦始皇的畫像,右邊是李白《古風》中的詩: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
二、把桌椅擺成兩大組面對面的形式,在桌上擺上“功大于過”“過大于功”的字樣。
三、一同學扮演秦始皇,自制冕冠,著寬大衣服,腰帶佩劍
【活動開始】
秦始皇目光炯炯、威嚴而傲慢的走來,神采飛揚的自述:我出生在一個風云變幻的年代,諸侯割據,強國爭雄,中國處于四分五裂的狀態,13歲父親去世,被立為秦王,22歲開始親政,我以驚人的膽識和氣魄,消除政敵,奪得實權;我審時度勢,統一中國,經過17年的兼并戰爭,先后擊敗了韓、趙、燕、楚、魏、齊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大帝國,定都咸陽,成就了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為了鞏固統一,我進行了改革,大膽開拓,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統一政令、文字、貨幣、度量衡,做到了“車同軌書同文”,修筑長城,北擊匈奴,阻擋匈奴南侵,保護生產發展……
自述結束后,邁著沉重的步伐緩緩退場。
[主持人]
威風凜凜的秦始皇已經站到了我們的面前。秦始皇是一個富有爭議的歷史人物,歲月之河靜靜的流淌著,秦始皇走了,帶著一身的功和過,走入歷史的蒼茫之中,他永遠是他,變的只是后人對他的評價。
秦始皇到底是“功大于過的千古一帝”還是“過大于功一代暴君”?你有什么看法,大膽說出來吧!
一、一辯階段
正方一辯:各位老師、同學,大家好!我方觀點是:秦始皇功績巨大,是一位歷史偉人,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理由有三:
第一,在政治上,
1.統一六國:從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秦王贏政陸續滅掉了六國,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
2.建立中央集權制度: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后歷代基本承襲下來,有利于封建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對祖國疆域的初步奠定和形成以漢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起了重要的作用。
3.建立秦律:秦朝在秦國原有的法律基礎上,修訂了一套嚴密之法律,頒行于全國。
第二、在軍事上:
1.北筑長城:秦始皇把戰國時北方燕、趙、秦三國舊修之長城連接起來,“筑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萬余里”。
2.開發南疆:興修靈渠,溝通了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為中原與嶺南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條件。
第三、在經濟、文化上
他還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等,為我國以后文化的發展和維護祖國的統一,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反方一辯:各位評委老師、同學大家好,剛才正方一辯講到了秦皇的功績,但是我方認為他的功績卻遠遠比不上他的暴政,原因有下面五點:
(1)秦始皇是一個驕奢淫逸的國君,修建的豪華的阿房宮和巨大的驪山陵墓就是其罪證之一;
(2)秦始皇修長城、馳道、每年服勞役的不下三百萬人,精壯勞力幾乎全部服役,嚴重破壞農業生產。
(3)賦稅重,秦朝賦稅是將農民收獲2/3以上繳給國家,農民生活困苦不堪。
(4)嚴刑峻法,秦始皇主張輕罪重罰:就是輕微的犯罪,處以極重的刑罰,希望通過重刑杜絕犯罪。單是死刑就有車裂等十多種,還有連坐和族誅等刑法,老百姓受到酷刑處治的人很多,是其罪證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