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課 秦始皇功過的辯論
(5)在文化上秦始皇采取焚書坑儒的方式摧殘了文化,箝制了思想造成歷史文化典籍的損失。
綜上所述,我方認為,秦始皇秦始皇的暴政,給人民帶來了苦難,給國家帶來了危機,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暴君,過大于功。
二、二辯階段
正方二辯:秦始皇雖然很殘暴,但是他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的分裂局面,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在我國歷史的長河中,樹立起了一塊新的里程碑,推動了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進程,其功績是偉大的,你說不是這樣嗎?秦始皇役使民力,人民苦不堪言,但是在秦朝時期,建筑基礎不發達,要建一個如長城般的軍事防線,不動用大量民力行嗎?雖然為人民帶來痛苦,但卻為秦朝建立了堅固的防線,抵御了匈奴的入侵,這不可以說是功嗎?
反方二辯:請問正方同學,他箝制思想,焚書坑儒,秦始皇還把嚴刑峻法施之於思想領域,禁錮思想自由。百姓深惡痛絕,使秦朝短暫而亡。請問再大的功績能掩住他殘暴這一面嗎?你能說出他不是一位暴君嗎?如果不是暴君,秦朝怎么會短暫滅亡呢?
三、三辯階段
正方三辯:請問反方同學,夏桀、商紂王等我們都知道吧,這些歷史上的暴君只知道自己享樂,不顧百姓的死活。可是秦始皇卻不同,秦始皇知人善任,能任用李斯、白起等人幫助他最終完成統一大業,就證明他具備英明君主的素質,所以后人稱他為:千古一帝,中華大帝。
反方三辯:秦始皇好大喜功,濫用民力,他急功近利、不恤民情,連年大興土木、四處征戰,為了自己之奢欲,在首都附近造阿房宮、修驪山墓,所耗民夫竟七十萬人以上。據史料記載,當時服兵役之人數遠超二百萬,占壯年男子三分之一以上。如此重稅苦役,實非百姓所能忍受。你能說他愛民嗎?如果真的愛惜老百姓,他應該這樣做嗎?
[主持人]:剛才的辯論妙語連珠,精彩紛呈,現在請正方和反方代表做中介點評。時間是4分鐘,先有請正方代表。
四、總結點評階段
正方總結點評:綜上所述,秦始皇在其統一的過程中,為建立大一統的政治、經濟、文化封建帝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結束了長期諸侯混戰局面,為鞏固政權,又能創立“中央集權”制度,統一文字,車軌、度量衡,開發南方,北擊匈奴,設立郡縣鞏固邊防。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他雖有過錯,但不可不謂一代雄才大略的君主,我方再次表明我們觀點──秦始皇是對中國歷史有巨大貢獻的杰出帝王,功大于過。
反方總結點評:各位老師、同學,秦始皇雖統一中原,建立我國封建社會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國家,先后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權制度,但是他的暴政,卻是可以和夏桀、商紂相比,他的這些功績遠遠比不上他的殘暴過失,摘不掉他是一位暴君的帽子,我方觀點是秦始皇作為中國古代著名的暴君,過大于功。
[主持人]
今天的辯論會快要結束了,到底誰是贏家呢?下面由評委同學統計分數,選出 “優勝代表隊”和“最佳小辯手”。 在等待最后結果期間,現在請歷史老師為本場辯論賽做評析。
五、教師評析總結
同學們,今天的辯論會很激烈也很精彩,雙方辯手進行了充分的課前準備,查閱了大量的資料。你們運用準確、充分的論據論證了自己的觀點,一方面培養了實踐能力,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團隊意識,合作的精神。雖然比賽的結果有勝有負,但我認為雙方辯手的競爭精神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