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伐無道,誅暴秦》教學設計
(2)刑法嚴酷。(死刑有十多種,連坐、誅連、輕罪重罰等,)
(3)賦稅沉重。(這些都說明統治者殘暴,引起民怨。人們詛咒秦始皇,公元前2XX年,他暴病死亡。)
提問: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繼位,秦二世的統治又如何?
(4)秦二世的統治更加黑暗(他任用宦官趙高,朝政混亂,成語“指鹿為馬”就是趙高所為)。
教師小結:正是秦的暴政,使人民苦不堪言,人民反對秦的殘暴統治成為歷史的必然,點燃反秦火焰的是誰?
2、陳勝、吳廣起義
(1)請同學們表演歷史劇──《大澤鄉起義》 (五名同學,一名講述經過,兩名演陳勝、吳廣,兩名演群眾)
(2)請一同學在黑板上畫出起義進軍路線圖。(參考掛圖《秦末農民戰爭形勢圖》)
(3)教師小結:大澤鄉起義(公元前2XX年)→→殺秦軍→→攻縣城→→占領陳,建政權→→天下響應→→挺進關中→→秦二世反撲→→陳勝、吳廣被部下殺害。
提問:陳勝、吳廣起義為什么會失敗?(義軍內部不團結,無作戰經驗等)
(4)陳勝、吳廣起義雖敗,但他們在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形象,這次起義有著深刻的歷史意義(學生答p58頁第二自然段)他們鼓舞著后世人們反抗暴政,在他們之后其他的起義軍繼續抗秦,最終秦朝滅亡。
3、農民起義推翻秦朝
提問:繼陳勝、吳廣之后,眾義軍中出了兩位杰出的英雄人物,他們是誰?
(1)項羽、劉邦率軍繼續抗秦。
① 角色效仿(請兩名同學扮演項羽、劉邦;簡介二人的生平、事跡和各自的長處。)
② 教師激趣:你喜歡誰?說出理由(學生討論、發言)
③ 同學們說得都很不錯。項羽有勇、劉邦有謀,他二人互相配合呼應,秦末農民起義進入第二階段,經過一年多的奮戰,起義軍與秦軍展開主力決戰。
(2)巨鹿之戰(公元前2XX年)
“動腦筋”p59頁,請一名同學講述經過,并分析項羽以少勝多的原因,成語“破釜沉舟”“背水一戰”源于此戰役。當巨鹿之戰激烈進行時,劉邦的軍隊呢?(學生回答)
(3)劉邦率軍入咸陽,秦滅亡。
算一算,秦朝存在多少年?(公元前220年-公元前2XX年)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短命王朝。
想一想,秦雖亡,但天下出現雙雄,所謂一山不能容二虎,怎么辦?
(4)楚漢之爭(公元前2XX年-公元前2XX年)
① 請同學們表演歷史劇──《鴻門宴》,從中領會劉邦的機智。
② 提問:兩人先后入咸陽,各有何表現?(學生回答)
教師激情:劉邦得民心,項羽失民心。二人最后一戰在垓下,名曰“垓下之圍”。項羽的軍隊中了劉邦的“十面埋伏”之計,“四面楚歌”響起,軍心動搖,故而慘敗。項羽無力再回天,吟誦了一首“垓下歌”(加配音朗讀):
教師簡介其意,感嘆英雄末路,師生共同分析項羽敗之因。從而得出結論“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提問:勝利者劉邦建立了什么王朝?
(5)漢朝的建立(公元前2XX年)
建都長安,劉邦即漢高祖。他又是一位怎樣的君主?下一節課講述漢朝的歷史。
4、總結本課內容,探究秦末農民起義的原因、經過、結果,分析“楚漢之爭”的性質。 填表:引導學生歸納秦朝的重大歷史事件,并整理成大事年表(用多媒體展示表格,請學生口頭填空)
時 間
重 大 事 件
公元前221年
秦滅六國,秦朝建立
公元前2XX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