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課《伐無道,誅暴秦》教學設計-
生:殘暴。
師:下面請同學們結合課文總結一下秦的暴政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生:1、徭役繁重 2、賦稅沉重3、刑法嚴酷 4、秦二世殘暴統治
師:在秦的統治下,有何感想?如果你是一個秦朝百姓,你打算怎么辦?
生:生不如死,起義吧!
師: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就此拉開了序幕。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有關秦末農民戰爭的短片,由于我們是第一次接觸農民起義,教給大家一個學習方法,學習農民起義要掌握五要素、三步曲。(大屏幕打出)
看短片時要抓住這一要領,掌握事情的發展脈絡,可以邊看邊記錄。
生:(看短片)
師:誰來給秦末農民戰爭分一下段?
生:分兩段,一是陳勝、吳廣起義;另一是劉邦、項羽起義
師:我們先看一下陳勝、吳廣起義的具體內容。
生:答略
師:陳勝、吳廣起義的結果是勝利了還是失敗了?
生:失敗了。
師:起義失敗了那么起義是不是就沒有意義了呢?
生:不是,陳勝、吳廣起義雖然失敗了,但大澤鄉起義的星星之火卻成了燎原之勢。隨后,劉邦、項羽兩支起義軍,逐漸發展壯大起來,稱為反秦的主力,農民戰爭最終推翻了秦朝的殘暴統治。
師:再看三步曲,有人說“秦末農民戰爭是因為那場大雨如果天不下雨能按期到達,就不會有起義,秦朝就不會滅亡。”你是否同意這種觀點?
生:答略
師:我們要看到秦末農民戰爭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大雨誤期是導火索而已。經過誰來說一說?
生:答略。
師:結果前面我們講過了起義雖然失敗了,但大澤鄉起義的星星之火卻成了燎原之勢,鼓舞了廣大被壓迫人民起來反抗秦朝統治,秦末農民起義進入第二階段劉邦、項羽起義。看看大家有沒有認真看短片,誰知道打敗秦軍主力的是誰?是哪次戰役?時間?那秦三世子纓向誰投降?
生:答略
師:請同學們結合書上內容回答項羽為什么能以少勝多取得巨鹿之戰的勝利?
生:破釜沉舟、置于死地而后生。
師:項羽在巨鹿之戰上以少勝多戰勝秦軍,可后來在與劉備爭天下時卻被實力只有他四分之一的劉備打敗,項羽死前嘆到“天亡我也,非戰之罪也”你認為他說的對嗎?結合書上內容談談你的看法?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生:得民心者得天下。
本課小結:
師:學習到這里,大家可能發現本課的一大特點成語特別多,比如我們剛剛提到的巨鹿之戰涉及的成語是?
生:破釜沉舟
師:鴻門宴里含有的成語是什么?
生: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師:劉邦攻占咸陽故事里含有一個成語是什么?
生:約法三章
師:你還知道哪些與本課有關的成語?
生:答略
師:同學們找到這么多!現在老師把這些成語都列在大屏幕上:
四面楚歌 斬木為兵 揭竿為旗 破釜沉舟 楚河漢界
指鹿為馬 項莊舞劍 意在沛公 霸王別姬 約法三章
族誅連坐
師:下面同學們作的工作要有一定的難度了,誰能根據歷史發展的時間順序將大屏幕上的成語進行排序?可以由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
生: 族誅連坐 =>指鹿為馬=> 斬木為兵,揭竿為旗=>破釜沉舟 =>約法三章=>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楚河漢界=>四面楚歌=>霸王別姬
師:完成的很好!下面的工作難度就更大了,我們看看誰能完成。誰能根據我們排好順序的這些成語將本課內容進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