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初步開發教案
第15課 南方的初步開發【課程標準】說出人口南遷和民族交往促進了江南開發的史實。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我國南方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情況;理解南方初步開發的 含義以及開發的原因和條件;通過對南方初步開發原因的探討,提高學生分析和認識歷史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本課采用情境——探究式教學法,讓學生對等相 關問題吳蜀時期和東晉南朝時期南方經濟發展狀況進行歸納和討論,構建師生互動“學習共同體”。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 .認識人民群眾在生產實踐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培養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觀點。
2.認識社會安定、地區之間的交流和民族團結對國家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樹立維護社會安定、加強各民族團結的觀念。
3.認識中國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進行維護祖國統一觀念的教育。通過南方的開發,認識應如何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
【教學重、難點】
重點:南方初步開發的原因和 突出表現。
難點:南方開發的原因和突出表現的史實較多,容易混淆。理解東晉南朝時期南方經濟的新發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學生讀課文引言
2.教師引入:大家知道我們國家現在南方的經濟發展水平遠遠高于北方,那么這種現 象是否自 古以來就是如此呢?(生答),實際上,在我國古代的很長一段時間,北方經濟要比南方發達。學習本課之后,大家就會對這段歷史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二、新課講授
(一)、三 國時期南方的開發
1、教材主要介紹了三國時期哪兩個政權的經濟發展情況?這兩個政權分別位于祖國的哪個位置?這兩個地區在之前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怎樣?
2、 教材就吳國經濟的發展講了幾個問題?(原因和表 現)
3、孫吳經濟發展的原因有那些?
結合輔 欄87頁,介紹為南方開發作出貢獻的三部分人
4、孫吳經濟發展的表現
農業、手工業兩個方面四個要點結合教材輔欄88頁講吳國造船業發達的原因,請學生看課后“史海拾貝”
5、諸葛亮治蜀:措施和結果,講解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南中地區經濟的發展。
(二)、東晉南朝江南經濟的發展
1、老師介紹我國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朝代更迭情況。從北方五胡十六國的動蕩,南方東晉 南朝的相對穩定導入
2、教師:請同學們仔細讀教材,看看誰 能又快又準地找出這一時期南方經濟發展的原因?
3、教師提問:三國時期南方經濟發展的原因同東晉南朝時南方經濟發展的原因有何異同?
4、教師問:東晉南朝南方經濟發展的表現?
教師總結,分為:農業、手工業、商業
結合今天的環境問題 ,講圍湖造田
5、問:從三國時期和東晉南朝時期南方經濟的開發,給我國今天的經濟建設最大的啟示是什么?
(三)課堂小結
學生歸納,教師補充
(四)學習測評
完成課后學習測評題
【教學后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