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課中華民族的祖先教案
師:我們已經學習完第2課 原始農耕文化,知道我國原始聚落遺址中北方和南方有許多相同點,也有不同點。其相同點有(引導學生回答,參考第2課的實錄。)……,不同點有……。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有關中華文明起源的知識,請大家把書翻到第13頁,
第3課 中華民族的祖先
(板書,黑體字為板書內容,下同)
下面給同學們5分鐘的時間,請大家認真閱讀教材。要求根據我們前幾節課的對歷史學習的了解,看書時用筆標出你認為應該掌握的內容或者你不理解的內容,看完書之后,我會要求大家合上書本,回顧你記憶中的本課內容。
(六班同學都能比較認真的閱讀教材,標出要點。五班有幾位同學沒有書,批評后,讓他們和同位的用一本書,小部分不能認真閱讀。二班最差,沒有幾個同學看書,最近幾天他們班接連發生了幾起打架、曠課、吸煙等事件。今天終于見到哪位大名鼎鼎的人物,他什么都沒有,沒有書、沒有本,也沒有筆,說是讓壞孩子偷走了。)
學生閱讀完教材后,找學生講述教材內容,根據學生講述的內容板書。
地域文化、部落、部落聯盟、華夏族、文化共同體
傳說和史實
距今50XX年前、炎帝、黃帝、蚩尤、涿鹿之野、人文初祖
(學生很容易講出傳說和史實、炎帝、黃帝、蚩尤、涿鹿之野這些詞,對于人文初祖、地域文化、部落、部落聯盟、華夏族等內容則要在提示下才能回憶出來。現在想來,可能是看到后面的就把前面的內容忘了,而且前面的幾個名詞也比較陌生。不過學生們還能記得第14頁的圖片。)
根據板書講解內容。
我們上節課學習的原始農耕文化,主要以北方黃河中下游地區的西安半坡原始聚落遺址和南方長河流域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聚落遺址為代表,除了這兩個文化遺址之外,我們許多地方的文化遺址,象滿天的星斗一樣,請同學們看第13頁的圖“我國農業先民文化遺址分布圖”,要求學生知道(強調不需要記憶,簡單了解就行。)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并指導學生看第14、15頁的圖片。
解釋:部落是與一定的婚姻形式相聯系的。部落是原始社會的一種社會組織,是由兩個以上血緣相近的氏族構成。原始社會后期,因軍事活動增加,有些地區又由若干親近的部落結成部落聯盟。因此,部落聯盟是原始社會后期形成的部落聯合組織。
說明:不同地域的文化最終融合為以華夏族為中心的文化共同體。回憶“中華”的解釋。
傳說和史實 要求學生回憶我們前面在“人類的起源”部分講到的神話傳說,利用已知的內容,完成教學。
炎帝和黃帝 要求學生在書上標出“距今50XX年”(引導學生說出中華五千年、上下五千年等詞),在第16頁的圖“傳說中的主要部落分布圖”中找出炎帝、黃帝、顓(zhuān)頊(xū)、堯、舜、九黎。
黃帝是傳說中的人物,到底有沒有黃帝這個人,很難說,可能有,也可能沒有。我們說中華五千年文明,其實底氣是不足的。同中國一樣,有50XX年文明史的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這三個文明古國,早在19世紀到20世紀初,就有50XX年前的文字、城郭、金屬等考古發現。從考古學的角度看,中華文明史比其他文明古國少了約10XX年。尋找和發現有關考古學上的證據,用事實、證據,理直氣壯說出中華文明的起源,還要我們做大量的工作,還要一大批有志于中華文明起源的研究的人不懈日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