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 我們的民族精神學案(精選2篇)
第七課 我們的民族精神學案 篇1
第七課 我們的民族精神學案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中華文化與中華民族精神的關系,中華民族精神的作用、基本內涵、核心,愛國主義的具體性和歷史性。
能力目標:從歷史和現實的事例中體會中華民族精神的體現,感受愛國主義的精神支柱作用,提高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樹立聯系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樹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為弘揚民族精神貢獻自己的力量。
教學重點
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 、高揚愛國主義的旗幟、
教學難點
從愛國主義的具體性和歷史性理解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
【 課前預習案 】
【使用說明】
1、對照教材自學,掌握基礎知識。組長每天檢查督促。
2、a:識記類;b:理解類;c:拓展應用類,預習時將a類記住
3、課堂上小組積極合作,交流探討;檢測題限時5分鐘完成
(一)永恒的中華民族精神
1.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之魂
(1)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的關系:中華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現為 。
(2)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中華民族精神,始終是維系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 精神紐帶,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之魂。
(3)永不泯滅的中華民族精神。
2、.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
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 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 、 的偉大民族精神。
3、永遠高揚愛國主義的旗幟
(1)愛國主義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
(2)在當代中國,愛祖國和愛社會主義本質上是一致的
(3)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擁護祖國統一,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
(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
1、中國共產黨對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展的表現
近百年來,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展,主要體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奮斗的歷程之中,體現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時期。
(1)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就已成為現代中華民族精神的主體,具有深厚的 、鮮明的 和 。例如,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紅巖精神、西柏坡精神,都是這個時期中華民族精神的突出體現。
(2)新時期,中國共產黨人繼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雷鋒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大慶精神、抗洪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都是這個時期中華民族精神的突出體現。
2、為什么要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 1
①必要性:
第一,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面對世界范圍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蕩,要使全體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必須更高地舉起民族精神的火炬,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第二,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
民族精神是民族綜合素質的有機組成部分和集中體現。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高昂奮進的民族精神能產生巨大的力量,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三,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不斷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要求。
中華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動員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是衡量綜合國力強弱的重要尺度。
第四,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需要。
社會主義中國的發展壯大是西方敵對勢力所不愿看到的,因此加緊以各種手段和方式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戰略。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以頂住霸權主義的種種壓力,抵制外來腐朽思想文化的影響。
②重要性:
第一,理論意義:中華民族精神的力量。中華民族精神始終是維系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火炬,是中華民族之魂。中華民族精神貫穿我們民族發展的全過程之中,熔煉于古代、玉成于近代、彰顯于當前,這三個階段既相互區分又一脈相承,成為中華民族歷經滄桑而銳氣不減、千錘百煉而斗志更堅的重要原因。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鑄造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強基固本。
第二,現實意義: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保證。民族精神能夠凝聚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力量,形成強有力的向心力,把全國各族人民聚集在黨的周圍,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
3、如何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
①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發揮“主心骨”的作用。 是“主心骨”
②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③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正確對待外來思想文化的影響。
④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
⑤人人都應該成為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
【課堂探究案】
近年來,以《我的團長我的團》、《潛伏》、《仁者無敵》、《特殊使命》、《亮劍》、《夜幕下的哈爾濱》、《五星紅旗迎風飄揚》為代表的一批紅色影視劇在各大主流媒體競相播放,它們以不同的手法詮釋了中華民族一個共同的價值追求—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使廣大觀眾受到強烈震撼。
試運用民族精神的相關知識回答紅色影視劇熱播的現實意義。(8分)
【 課堂練習】
1.戰爭年代馳騁沙場、奮勇抗敵是愛國;和平時期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為國家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也是愛國。這表明
a.愛國主義不是具體的,而是抽象的 b.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
c.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愛國主義往往具有不同的具體內涵 d.愛國主義是千百年來形成的對祖國最深厚感情的結晶
2、下列關于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 )
①中華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現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②中華民族精神,根植于綿延數千年的優秀文化傳統之中,始終是維系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
③民族文化就是民族精神
④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都具有時代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要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是因為 ( )
①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相輔相成,相互支撐
②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才能博采眾長、日益豐富,具有生機和活力
③只有堅持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時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④民族精神具有傳統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正確對待外來文化思想的影響,為此 ( )
①要借鑒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先進文明
②要警惕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進行西化、分化的的圖謀,確保國家的文化安全
③要兼收并蓄、照抄照搬
④要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辯證取舍、擇善而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體現在 ( )
①它始終是維系中華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 ②它是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
③它堅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 ④它是推動中華民族走 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中國人的文化思想可以說是認祖不認神,神仙只不過是神仙化了的人,崇拜祖先是中國人的傳統宗教信仰之一。由對祖宗父母的孝,擴展到對家族鄉里的凝合,再擴展到對國家社稷的忠,這便形成了中國人的“國”家一體觀念。在力倡“仁愛孝悌”的儒家文化中,歷代忠君愛國之士,首先是事親至孝之人。人們把祖國比喻成母親,把孝親心上升為愛國心,把愛鄉情融入愛國情。這表明愛國主義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 )
①滲透于民族文化之中 ②貫穿于民族歷史發展之中
③彰顯于當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事業之中 ④是中華民族的立業根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7.“愛國就是愛社會主義,不愛社會主義等于不愛國。”你認為這個觀點對嗎?請闡述理由。
3
【課后拓展案】
8.下列名言 、警句能夠直接體出愛國主義精神的是 ( )
①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②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③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④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⑤莫等閑,白了少年頭 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⑥ d.①②⑥
9.中華民族歷來將吃苦耐勞、勤儉節約、不畏強暴、英勇頑強視為重要的優良品格。正是這種________精神,奠定了中華民族堅不可摧的立業根基。
a.團結統一 b.天道酬勤
c.自強不息 d.勤勞勇敢
10、中央文明辦等六部門共同倡議發起的網上“給祖國母親拜大年”活動專題平臺于XX年1月25日啟動。廣大海內外華夏兒女在給父母、親友拜年時,也可以通過網上活動平臺,以鞠躬、寄語等形式向祖國母親表達節日祝福。這一活動,體現了愛國主義情懷。愛國主義不是抽象的,當代青年發揚愛國主義精神主要應 ( )
a、汲取和接見西方的科學精神和民主精神 b、安心在國內生活和工作,不為海外條件所誘惑
c、積極走出國門,減輕國內就業的壓力 d、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實現祖國統一貢獻力量
11、加拿大時間XX年2月26日,中國選手王濛在XX年溫哥華冬奧會短道速滑女子1000米決賽中摘得金牌,成績是1分29秒213.。至此,中國短道速滑女隊包攬了本屆冬奧會女子全部四個項目的金牌,成為第一個囊括女子短道速滑全部4枚金牌的隊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①體育離不開發達的經濟和先進的文化 ②體育文化事業與國運密切相關,國運昌則體育興
③中國體育健兒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④成績的取得會激發人民群眾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2、在冠軍們的背后,還有一批無名英雄—陪練。他們選擇了犧牲,選擇了寂寞和奉獻,對他們而言,“祖國的榮譽高于一切”。這表明 ( )
①愛國主義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 ②只有拿冠軍為國爭光,才是真正的愛國
③愛國與在本職崗位上踏實工作是一致的 ④中華民族精神滲透于具體工作當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材料一:當今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培育民族精神,美國以強化“美國精神”為公民教育的重點。俄羅斯近年制定了對全民特別是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大綱和法案,力求重振民族精神。韓國的愛國主義教育以政府為主導,推崇“身土不二”,培育“韓國精神”。
材料二:黨的xx大報告指出:“面對世界范圍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蕩,必須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納入國民教育的全過程,納入精神文明建設的全過程,使全體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
結合材料回答:
(1)材料一、二共同說明了什么現象?
(2)當前我國為什么要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3)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應當如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參考答案
1—5ccdbca 6—10a cdd 11a 12 d
【課堂探究案】
紅色影視劇所弘揚的中華民族精神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會產生高昂奮進的巨大精神動力,有利于全民族這素質的提高(2分);具有凝聚和動員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2分);有利于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2分);有利于粉碎西化和分化我國的政治圖謀,抵制各種外來腐朽思想的侵蝕(2分)。
13.(1)材料一、二共同說明了當今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2)①民族精神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②中華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綿延數千年的優秀文化傳統之中,始終是維系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之魂。③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是不斷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要求,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需要。
(3)①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發揮"主心骨"的作用,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②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既要珍惜和愛護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又要繼承和發揚黨在長期革命斗爭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③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正確對待外來思想文化的影響。既要借鑒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先進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長處,又要警惕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進行西化、分化的圖謀,確保國家的文化安全。④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相輔相成,相互支撐。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才能博采眾長、日益豐富,具有生機和活力。只有堅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時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⑤立足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繼往開來,與時俱進,豐富和發展民族精神。⑥我們人人都應該成為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共同續寫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參考答案
1—5ccdbca 6—10a cdd 11a 12 d
【課堂探究案】
紅色影視劇所弘揚的中華民族精神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會產生高昂奮進的巨大精神動力,有利于全民族這素質的提高(2分);具有凝聚和動員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2分);有利于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2分);有利于粉碎西化和分化我國的政治圖謀,抵制各種外來腐朽思想的侵蝕(2分)。
13.(1)材料一、二共同說明了當今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2)①民族精神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②中華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綿延數千年的優秀文化傳統之中,始終是維系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之魂。③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是不斷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要求,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需要。
(3)①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發揮"主心骨"的作用,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②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既要珍惜和愛護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又要繼承和發揚黨在長期革命斗爭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③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正確對待外來思想文化的影響。既要借鑒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先進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長處,又要警惕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進行西化、分化的圖謀,確保國家的文化安全。④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相輔相成,相互支撐。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才能博采眾長、日益豐富,具有生機和活力。只有堅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時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⑤立足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繼往開來,與時俱進,豐富和發展民族精神。⑥我們人人都應該成為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共同續寫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第七課 我們的民族精神學案 篇2
第七課我們的民族精神 學案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中華文化與中華民族精神的關系,中華民族精神的作用、基本內涵、核心,愛國主義的具體性和歷史性。
能力目標:從歷史和現實的事例中體會中華民族精神的體現,感受愛國主義的精神支柱作用,提高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樹立聯系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樹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為弘揚民族精神貢獻自己的力量。
教學重點
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 、高揚愛國主義的旗幟、
教學難點
從愛國主義的具體性和歷史性理解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
【 課前預習案 】
【使用說明】
1、對照教材自學,掌握基礎知識。組長每天檢查督促。
2、a:識記類;b:理解類;c:拓展應用類,預習時將a類記住
3、課堂上小組積極合作,交流探討;檢測題限時5分鐘完成
(一)永恒的中華民族精神
1.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之魂
(1)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的關系:中華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現為 。
(2)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中華民族精神,始終是維系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 精神紐帶,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之魂。
(3)永不泯滅的中華民族精神。
2、.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
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 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 、 的偉大民族精神。
3、永遠高揚愛國主義的旗幟
(1)愛國主義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
(2)在當代中國,愛祖國和愛社會主義本質上是一致的
(3)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擁護祖國統一,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
(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
1、中國共產黨對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展的表現
近百年來,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展,主要體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奮斗的歷程之中,體現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時期。
(1)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就已成為現代中華民族精神的主體,具有深厚的 、鮮明的 和 。例如,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紅巖精神、西柏坡精神,都是這個時期中華民族精神的突出體現。
(2)新時期,中國共產黨人繼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雷鋒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大慶精神、抗洪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都是這個時期中華民族精神的突出體現。
2、為什么要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 1
①必要性:
第一,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面對世界范圍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蕩,要使全體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必須更高地舉起民族精神的火炬,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第二,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
民族精神是民族綜合素質的有機組成部分和集中體現。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高昂奮進的民族精神能產生巨大的力量,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三,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不斷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要求。
中華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動員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是衡量綜合國力強弱的重要尺度。
第四,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需要。
社會主義中國的發展壯大是西方敵對勢力所不愿看到的,因此加緊以各種手段和方式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戰略。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以頂住霸權主義的種種壓力,抵制外來腐朽思想文化的影響。
②重要性:
第一,理論意義:中華民族精神的力量。中華民族精神始終是維系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火炬,是中華民族之魂。中華民族精神貫穿我們民族發展的全過程之中,熔煉于古代、玉成于近代、彰顯于當前,這三個階段既相互區分又一脈相承,成為中華民族歷經滄桑而銳氣不減、千錘百煉而斗志更堅的重要原因。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鑄造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強基固本。
第二,現實意義: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保證。民族精神能夠凝聚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力量,形成強有力的向心力,把全國各族人民聚集在黨的周圍,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
3、如何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
①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發揮“主心骨”的作用。 是“主心骨”
②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③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正確對待外來思想文化的影響。
④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
⑤人人都應該成為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
【課堂探究案】
近年來,以《我的團長我的團》、《潛伏》、《仁者無敵》、《特殊使命》、《亮劍》、《夜幕下的哈爾濱》、《五星紅旗迎風飄揚》為代表的一批紅色影視劇在各大主流媒體競相播放,它們以不同的手法詮釋了中華民族一個共同的價值追求—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使廣大觀眾受到強烈震撼。
試運用民族精神的相關知識回答紅色影視劇熱播的現實意義。(8分)
2
【 課堂練習】
1.戰爭年代馳騁沙場、奮勇抗敵是愛國;和平時期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為國家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也是愛國。這表明
a.愛國主義不是具體的,而是抽象的 b.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
c.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愛國主義往往具有不同的具體內涵 d.愛國主義是千百年來形成的對祖國最深厚感情的結晶
2、下列關于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 )
①中華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現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②中華民族精神,根植于綿延數千年的優秀文化傳統之中,始終是維系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
③民族文化就是民族精神
④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都具有時代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要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是因為 ( )
①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相輔相成,相互支撐
②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才能博采眾長、日益豐富,具有生機和活力
③只有堅持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時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④民族精神具有傳統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正確對待外來文化思想的影響,為此 ( )
①要借鑒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先進文明
②要警惕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進行西化、分化的的圖謀,確保國家的文化安全
③要兼收并蓄、照抄照搬
④要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辯證取舍、擇善而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體現在 ( )
①它始終是維系中華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 ②它是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
③它堅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 ④它是推動中華民族走 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中國人的文化思想可以說是認祖不認神,神仙只不過是神仙化了的人,崇拜祖先是中國人的傳統宗教信仰之一。由對祖宗父母的孝,擴展到對家族鄉里的凝合,再擴展到對國家社稷的忠,這便形成了中國人的“國”家一體觀念。在力倡“仁愛孝悌”的儒家文化中,歷代忠君愛國之士,首先是事親至孝之人。人們把祖國比喻成母親,把孝親心上升為愛國心,把愛鄉情融入愛國情。這表明愛國主義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 )
①滲透于民族文化之中 ②貫穿于民族歷史發展之中
③彰顯于當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事業之中 ④是中華民族的立業根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7.“愛國就是愛社會主義,不愛社會主義等于不愛國。”你認為這個觀點對嗎?請闡述理由。
3
【課后拓展案】
8.下列名言 、警句能夠直接體出愛國主義精神的是 ( )
①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②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③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④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⑤莫等閑,白了少年頭 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⑥ d.①②⑥
9.中華民族歷來將吃苦耐勞、勤儉節約、不畏強暴、英勇頑強視為重要的優良品格。正是這種________精神,奠定了中華民族堅不可摧的立業根基。
a.團結統一 b.天道酬勤
c.自強不息 d.勤勞勇敢
10、中央文明辦等六部門共同倡議發起的網上“給祖國母親拜大年”活動專題平臺于XX年1月25日啟動。廣大海內外華夏兒女在給父母、親友拜年時,也可以通過網上活動平臺,以鞠躬、寄語等形式向祖國母親表達節日祝福。這一活動,體現了愛國主義情懷。愛國主義不是抽象的,當代青年發揚愛國主義精神主要應 ( )
a、汲取和接見西方的科學精神和民主精神 b、安心在國內生活和工作,不為海外條件所誘惑
c、積極走出國門,減輕國內就業的壓力 d、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實現祖國統一貢獻力量
11、加拿大時間XX年2月26日,中國選手王濛在XX年溫哥華冬奧會短道速滑女子1000米決賽中摘得金牌,成績是1分29秒213.。至此,中國短道速滑女隊包攬了本屆冬奧會女子全部四個項目的金牌,成為第一個囊括女子短道速滑全部4枚金牌的隊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①體育離不開發達的經濟和先進的文化 ②體育文化事業與國運密切相關,國運昌則體育興
③中國體育健兒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④成績的取得會激發人民群眾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2、在冠軍們的背后,還有一批無名英雄—陪練。他們選擇了犧牲,選擇了寂寞和奉獻,對他們而言,“祖國的榮譽高于一切”。這表明 ( )
①愛國主義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 ②只有拿冠軍為國爭光,才是真正的愛國
③愛國與在本職崗位上踏實工作是一致的 ④中華民族精神滲透于具體工作當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材料一:當今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培育民族精神,美國以強化“美國精神”為公民教育的重點。俄羅斯近年制定了對全民特別是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大綱和法案,力求重振民族精神。韓國的愛國主義教育以政府為主導,推崇“身土不二”,培育“韓國精神”。
材料二:黨的xx大報告指出:“面對世界范圍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蕩,必須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納入國民教育的全過程,納入精神文明建設的全過程,使全體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
結合材料回答:
(1)材料一、二共同說明了什么現象?
(2)當前我國為什么要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3)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應當如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參考答案
1—5ccdbca 6—10a cdd 11a 12 d
【課堂探究案】
紅色影視劇所弘揚的中華民族精神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會產生高昂奮進的巨大精神動力,有利于全民族這素質的提高(2分);具有凝聚和動員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2分);有利于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2分);有利于粉碎西化和分化我國的政治圖謀,抵制各種外來腐朽思想的侵蝕(2分)。
13.(1)材料一、二共同說明了當今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2)①民族精神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②中華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綿延數千年的優秀文化傳統之中,始終是維系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之魂。③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是不斷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要求,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需要。
(3)①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發揮"主心骨"的作用,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②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既要珍惜和愛護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又要繼承和發揚黨在長期革命斗爭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③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正確對待外來思想文化的影響。既要借鑒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先進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長處,又要警惕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進行西化、分化的圖謀,確保國家的文化安全。④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相輔相成,相互支撐。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才能博采眾長、日益豐富,具有生機和活力。只有堅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時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⑤立足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繼往開來,與時俱進,豐富和發展民族精神。⑥我們人人都應該成為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共同續寫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參考答案
1—5ccdbca 6—10a cdd 11a 12 d
【課堂探究案】
紅色影視劇所弘揚的中華民族精神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會產生高昂奮進的巨大精神動力,有利于全民族這素質的提高(2分);具有凝聚和動員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2分);有利于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2分);有利于粉碎西化和分化我國的政治圖謀,抵制各種外來腐朽思想的侵蝕(2分)。
13.(1)材料一、二共同說明了當今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2)①民族精神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②中華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綿延數千年的優秀文化傳統之中,始終是維系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之魂。③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是不斷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要求,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需要。
(3)①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發揮"主心骨"的作用,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②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既要珍惜和愛護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又要繼承和發揚黨在長期革命斗爭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③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正確對待外來思想文化的影響。既要借鑒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先進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長處,又要警惕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進行西化、分化的圖謀,確保國家的文化安全。④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相輔相成,相互支撐。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才能博采眾長、日益豐富,具有生機和活力。只有堅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時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⑤立足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繼往開來,與時俱進,豐富和發展民族精神。⑥我們人人都應該成為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共同續寫民族精神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