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課 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
第9課 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讓學生了解從c10初——c12中時祖國境內民族政權并立的基本史實,包括:遼、西夏、金人先后興起、陳橋兵變及北宋的建立,遼守戰爭、澶淵之盟、宋夏和戰、守金戰爭和南宋的建立,郾城大捷、岳飛抗金、宋金議和及對峙局面的形成,把握民族政權并立這一特殊時代的基本脈絡。培養學生辯證地認識和思考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學和教師點撥,讓學生了解在紛繁的史實中理清知識脈絡,抓住中心進行學習的方法并參予到其過程中。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正確認識契丹、黨項、女真等少數民族對我國北部、西北部邊疆地區的開發所做出的重大貢獻。
②本期民族政權間戰爭頻繁,但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終是我國多民族國家發展的主流,正確認識澶淵之盟、宋金議和的歷史作用。正確分析民族戰爭的性質。
③樹立正確的民族觀,正確看待歷史的民族關系,不要唯“漢”獨尊、獨好。
二、教學簡析:
教學重點:
①契丹的興起和與北宋的關系。
②女真建金和岳飛抗金。
教學難點:
①正確評價澶淵之盟。
②評價岳飛抗金。
三、課前準備:
①南宋、金對峙形勢的掛圖,岳飛像等相關圖片。
②遼、北宋、西夏形勢圖。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看過電視劇《天龍八部》吧?喜歡看嗎?
2、你能說出其中的喬峰是什么人嗎?(他的身份),你還記得在這部電視劇里都提到過哪些政權嗎?
3、對,有遼、西夏、大宋、大理,看來喬峰、段譽、虛竹他們生活在一個多權并立的時代,歷史上是否真的存在過這樣的一段時期呢?——有,大約從c10初到1276年元滅南宋再度統一中國,在近三百年時間里,祖國大地上群雄逐鹿,民族政權此消彼長,征討并合,是中華民族發展的活躍時期,也是我國古代歷史上民族政權相對比較復雜的時期,就讓我們翻開那個時代的歷史畫卷,了解并立的各個民族吧。
二、教學新課:
1、 ①展示p50前言圖畫和蘇頌詩句:
行營到處即為家,一卓穹廬數乘車。
千里山川天土著,四時畋獵是生涯。
它們反映了北方契丹民族的由來、生存環境和生活習俗,你能據此想出來嗎?
②學生敘述想象,師同時展示有關契丹人生活習俗的壁畫、文字圖片。
③契丹是怎么強大起來的呢?學生自學第一目第一段后,回答:a.b.c.
2、①同一時期,中原地區在唐滅亡后出現了政權混亂局面,先后經歷了五個短暫的政權的統治,在第五個政權后周統治期間,統一趨勢不斷加強,是誰完成了中原地區的統一呢?同學們聽過陳橋兵變和杯酒釋兵權的故事嗎?
②請一組學生表演事先排演的片斷。宏悩虮、杯酒釋兵權。
③評價學生表演,同時進一步說明(指圖)北宋、趙匡胤、東京結束分裂
3、①師生:北宋建立之后,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對遼問題,用兵失敗后,只好采取防御政策,但遼仍時有進犯,其中最厲害的要數澶州之戰了,當時的情形怎樣呢?結果又如何?
②學生讀課文,初步了解,明確結果是:澶淵之盟。
③屏顯澶淵之盟內容和看p51,動腦筋,學生討論。
你贊同誰的觀點?你怎么看~?
4、①出示圖片:西夏壁畫人物、說明,同學們請看圖片上的人物與中原漢人相似又不盡一致,他們是生活我國西北地區的黨項族。在c11其首領元昊建立了西夏政權,它與宋的關系怎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