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課 《抗擊侵略的英雄業績》
第13課 《抗擊侵略的英雄業績》
內容標準:列舉戚繼光抗倭、鄭成功收復臺灣和雅克薩之戰抗擊沙俄等史實,感受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爭精神。
教學目標
1、 知識識記
通過本課學習,掌握戚繼光抗倭、鄭成功收復臺灣、清政府設置中國臺灣府,雅克薩之戰和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等史實。使學生了解荷蘭殖民者侵占我國領土中國臺灣,沙俄入侵我國黑龍江流域的簡況。為學生進一步理解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奠定基礎。
2、能力培養
通過引導學生對已學過的有關中國臺灣、黑龍江流域方面的知識進行回憶、梳理,培養學生縱向歸納、綜合歷史問題的能力。
通過對雅克薩之戰的分析,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清軍抗擊沙俄侵略者的正義性,并認識《尼布楚條約》是在平等基礎上簽定的。
會分析鄭成功收復臺灣與清王朝統一中國臺灣的不同性質,歸納中國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史實證據。
識讀《清初抗擊沙俄侵略形勢圖》,指出《尼布楚條約》中俄邊界的大致走向。
3、情感教育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本課中戚繼光抗倭、鄭成功收復臺灣和清政府抗擊沙俄侵略斗爭的內容,使學生認識到這些斗爭都是維護我國國家主權和民族利益的正義斗爭;中華民族各族人民有著堅決反抗外敵侵略的光榮傳統;戚繼光和鄭成功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從而激發學生繼承民族英雄的愛國主義傳統,培養為捍衛國家領土主權和民族利益英勇斗爭的精神。
通過對戚繼光抗倭等事件的學習,除可向學生進行傳統的愛國主義教育外,還可引導學生發現鄭和與戚繼光這二位歷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健全的人格。
重點和難點
明清時期,我國東南沿海和北疆相繼遭到日本、荷蘭、沙俄的侵略,戚繼光抗倭、鄭成功收復臺灣,清軍抗擊沙俄侵略的雅克薩之戰以及在平等基礎上簽定的《尼布楚條約》對鞏固邊疆起了重要作用。戚繼光抗倭是重點。民族英雄戚繼光在人民的支持下,肅清侵擾我國東南沿海的倭寇,這是歷史上我國人民抵御外侮的第一次勝利,捍衛了中國的主權,保障了我國沿海地區人民的生命和財產的安全。學習這一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體會到“得道多助”、正義必定會戰勝邪惡的道理。特別是戚繼光不為名利,以國家和民族安危為己任的強烈愛國主義精神,贏得了后世的尊敬,在民間具有強烈而深遠的影響。在我國歷史上,每當遭受外敵侵略之際,戚繼光都會成為一面激勵人民斗志的旗幟。學習這一內容,對于培養學生崇高的歷史責任感, 將個人命運與民族和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學習這一內容,還有助于學生正確地識別善惡美丑,對端正他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產生積極的作用。
鄭成功收復臺灣是本課的重點。中國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1624年,荷蘭殖民者侵入中國臺灣,后來逐漸占領了整個中國臺灣島。1661年,鄭成功率艦隊抵臺,在當地人民支持下,打敗了荷蘭殖民者。第二年初,荷蘭殖民者簽字投降,中國臺灣重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斗爭,在我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斗爭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
雅克薩之戰和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是本課的又一重點也是難點。雅克薩之戰是在沙俄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進行瘋狂的領土擴張的形勢下,中國軍民為維護領土主權而進行的一場正義的自衛戰爭。戰爭的勝利,粉碎了沙俄妄圖繼續鯨吞我國領土的陰謀,迫使其通過談判的方式,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同中國簽訂了《尼布楚條約》。這個條約,從法律上肯定了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