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的勃興教案
c.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d.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4、春秋時期,創辦私學,廣收門徒而不問出身貴賤和家境貧富的著名思想家是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墨子5、戰國時期,墨子提出的思想主張是a.“為政以德” b.“兼愛”“非攻” c.“無為而治” d.“法治”6、戰國時期,墨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是a.墨翟 b.孔子 c.孟軻 d.韓非7、主張“兼愛”“非攻”,希望人們互助互愛的思想家是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韓非8、春秋戰國是我國社會大變革時期,圍繞如何治理國家,四位學者發表了各自的看法,其中代表儒家學派的是a.用仁政治理天下 b.進行改革,依法治國 c.順其自然,無為而治 d.虔誠信佛,行善積德9、某同學在活動課上說出的下列觀點,其中屬于儒家學派的是a.仁者愛人,為政以德 b.兼愛,非攻c.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d.后代總要勝過前代10、閱讀下列材料請回答:材料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材料二:“民為貴”,“君為輕”。(1)孔子和孟子是什么學派的代表?這一學派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2)材料一被推薦為北京奧運會的迎賓語之一。請你說說這句話表達的意思是什么?它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方面給我們什么啟示? (3)材料二中“民貴君輕”的思想在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災中得到了怎樣的體現?歸納生成1、儒家:孔子——“仁”的學說。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溫故知新等。孟子——仁政治國、輕徭薄賦、可持續利用資源2、道家:老子,《道德經》 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能相互轉化。莊子——順其自然、無為而治3、墨家: 墨子 ”兼愛”: “非攻”。4、法家:韓非,主張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國家。5、兵家:孫武,《孫子兵法》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運用三家觀點解決問題:儒:說服教育;道:順其自然;法:嚴格的規定和有效的懲罰諸子百家的思想如巍巍泰山,是祖先留給我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中華文化繼續發揚光大!課后反思:學生的思路實質是在當今的影視劇影響下的發揮。雖然我們也強調學生自己的認識,并可以聯系影視,但上述情況脫離了我原來設計的思路,學生不去從正面分析,而是完全跟著原來自己看到的走了,鮮活的影視形象早已根植于學生的腦海。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如何去作?去引導學生?在強大的影視劇面前,蒼白的說教和簡單的教材內容無可奈何地敗下陣來。歷史教師在充分享受歷史劇給我們教學帶來的幫助時,還不得不和影視劇作一番爭奪學生思維的“斗爭”,還得想到要怎么去克服它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