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課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第3課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一、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國會縱火案,德意的法西斯頭目名,政黨組織,對內外政策。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國會縱火案和反猶暴行等事例,揭露德意日的法西斯暴行。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德意日法西斯的獨裁統(tǒng)治,是整個人類歷史上極端黑暗的一頁,在20世紀人類文明獲得飛速發(fā)展的同時,為什么會產生極端反文明、反人道的法西斯暴政,并肆虐世界,這是必須進行深刻反思的。對關系人類命運前途的世界和平與戰(zhàn)爭問題有更深切的關懷,對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和破壞的法西斯暴行有更深刻的批判
二、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德國和日本的法西斯化
三、教學過程:
導入
1.導言框《焚書》內容導入本課。
2.復習舊知,由于各帝國主義國家的歷史特點不同,政治經濟條件不同,因此在世界經濟危機的打擊下,尋找擺脫危機的出路也不同。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為維護壟斷資產階級的統(tǒng)治,通過實行“新政”擺脫了危機;德、意、日則先后走上了法西斯專政的道路,從而導入新課。
3.“法西斯”名詞的由來。
(一)、法西斯政權的建立
歷史背景:教師展示《1929—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對德、意、日的影響簡表》
(指出由于經濟危機導致了嚴重的政治危機,對外:壟斷資產階級迫切需要打破《凡爾賽和約》的束縛,使德國重新獲得領土和殖民地;對內:需要加強鎮(zhèn)壓國內日益發(fā)展的革命力量。)
說一說:簡介希特勒。(學生課前搜集好資料)
各抒己見:納粹的迅速崛起有哪些因素?
(采用欺騙的手法,乘機發(fā)展勢力。具體表現是:
①騙取中下層人民的信任。
②獲得統(tǒng)治階級和壟斷資本家大力支持。
③加緊勾結軍隊。
④煽動民族復仇主義和種族狂熱等。使相當一部分人落入了希特勒的圈套,納粹黨一躍成為國會中的大黨。)
議一議:希特勒恐怖獨裁統(tǒng)治的建立及表現。
(①希特勒上臺后,逐漸將總統(tǒng)、總理兩個職務合并為一,集黨權、政權、軍權于一身,稱國家元首。
②利用“國會縱火案”打擊德國共產黨和進步人士。
③解散一切工會組織和納粹黨以外的所有政黨。
④焚毀進步書籍,加強思想控制。)
(三)、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的暴行
動動手:試制一張“德、意、日法西斯政權建立”簡表
國別 背景 建立標志 建立時間 內外政策 影響
德國
意大利
日本
(四)課堂討論:軸心國集團形成的原因和影響?
(德、意、日三國法西斯政權聯(lián)合起來的目的,都是要實現其各自的侵略野心,并把矛頭指向當時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lián),抵制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fā)展,稱霸世界。這是德、意、日三國勾結,“柏林—羅馬—東京軸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教師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掛出“世界地圖”或展示地圖課件,明確德、意、日三國所處的地理位置,可以使學生轉換視角,進一步認識到軸心國集團形成對世界和平所構成的嚴重威脅。)
四.板書
1、法西斯政權的建立
(1)德國:
原因——客觀:危機引起動蕩,魏瑪政府軟弱
主觀:納粹黨欺騙宣傳,擴張勢力
建立——成為第一大黨、希特勒上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