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的統一
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介紹了秦始皇吞并六國,結束了長期戰亂,實現了國家的統一,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局面,促進了中華民族的發展。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1.秦的統一。包括秦統一的背景、秦滅六國的過程、秦朝建立的時間以及秦朝完成統一,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國家的意義。2.秦始皇為鞏固統一所采取的措施,如政治、經濟、文化、思想、邊疆建設開發等等。這些措施不僅在當時維護了統一的成果,而且對后世也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難點是:統一國家建立的意義。
學生分析
初一學生系統接觸歷史知識的時間很短,對枯燥無味的歷史內容不感興趣,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從學生熟悉的電視劇或生活中看到或聽到的有關秦始皇故事或傳說入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學生的視野,增長知識。
設計理念
牢固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
教學目標
讓學生了解秦統一的背景,能說出秦滅六國的順序、完成統一并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國家的時間、意義。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通過對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制度的具體措施的了解,培養學生正確認識和評價歷史任務,歷史實踐和歷史現象的能力。引導學生思考“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制度的措施對后世產生什么影響”,使學生懂得綜合分析問題的重要性,并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秦滅六國、萬里長城”的幻燈片、“千古絕唱”的音樂,用硬紙制成戰國是不同的貨幣、卡片上寫上不同的文字。把學生分成七組代表各諸侯國。
教學過程
師生活動
導入新課
教師:前邊我們學了春秋戰國時期諸侯混戰,中華大地上烽火連連,民不聊生,痛苦不堪。那么,這種狀況是怎樣結束的呢?學習了本課我們就明白了。(板書 秦朝的統一)
一、 秦王掃六合
教師:出示“秦滅六國”的幻燈片。讓學生思考:秦滅六國的時間、順序、以及秦完成統一并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國家的時間。
學生:從公元前230年開始,秦王先后兼并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在公元前221年,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秦朝,定都咸陽。
教師:詳細講解秦滅每個國家的時間和過程。然后,把分成七組的學生,分別扮演起
提示與建議
利用復習前邊課程和設問的方式為切入點,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總結問題的能力。
利用表演節目,一方面增加學生學習興
各諸侯國,演示課本閱讀材料中的事件。然后在演示統一后這件事解決的結果。提出問題:秦統一全國的意義。
學生:有利于國家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安定……
教師總結:秦的統一,順應歷史發展的趨勢,結束春秋戰國的諸侯分立和相互混戰,開創了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的局面。那么,為了保持大一統的局面秦王采取了哪些方法呢?
二.鞏固統一的措施
教師:秦王為鞏固國家的統一,從政治、經濟文化、思想幾方面采取了措施。政治上具體有哪些內容?學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