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課《兩漢經濟的發展》學案
5. 兩漢時期社會經濟能得到發展,其主要原因是( )
①國家統一,社會相對安定 ②生產技術得到改進 ③商業發展繁榮
④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六、中考鏈接鏈
1.[09黃岡中考]漢武帝為實行“大一統”采取了許多措施,其中整理財政的措施是( )
a.斷絕研讀儒家以外學說的人求取功名利祿之路
b.招收“弟子員”、鏟除“異姓王”
c.國家統一鑄幣,鹽鐵官營
d.頒布推恩令,設河西四郡
2.南陽太守杜詩發明的水排是一種什么工具?( )
a.水上運輸工具b.灌溉工具c.鼓風冶鐵工具d.紡織工具
3.漢武帝時期,人們使用的最多的錢幣是( )
a.圓形方孔錢b.刀型幣c.五銖錢d.銀圓
4.識讀下圖,回答
半兩錢 五銖錢
(1)圖中的“半兩錢”和“五銖錢”分別是什么時代的全國統一鑄幣?
(2)當時全國為什么要統一鑄造五銖錢?此外,當時經濟方面還有什么政策?
第13課 兩漢經濟的發展
一、自主學習 自我檢測
類別 主要成就
農業 興修水利 漢武帝親臨治河工地,80多年,黃河下游未發生大水災,漢明帝命令水利專家王景治理黃河
生產工具 耕犁安裝有翻土碎土的犁壁,發明新型播種工具
耕作技術 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
農作物 北方普遍種植小麥,南方多種水稻,桑麻已廣泛種植
手工業 絲織業 使用提花機,織出精美的花紋
二、交流展示 合作探究
(一)學以致用
1.兩段話分別是漢景帝與漢文帝所言。其中心意思是農業是無下的根本。
2.基于農業是天下的根本,漢代統治者采取了重農抑商政策,如重視農田水利建設,漢武帝、東漢明帝時都治理了黃河,再就是改進了農具。
3.五銖錢
4.這個觀點是正確的。鑄幣權收歸中央政府之后,國家的經濟力量得到加強,諸侯國的經濟實力被削弱,使中央集權制度進一步得到了經濟上的保證。有利于中央集權和經濟發展。
(二)各抒己見
1.這些規定有些對,有些不對。如春夏不得掏鳥窩的卵、不得“彈射飛鳥”,城內民宅必須種樹等,都有利于環境保護;而市場貿易時間有一定限制,就不利于商業的發展。
2.統治者擔心農業生產受到影響,沒有人去種植農業
(三)探究學習
1.兩漢初期都采取了休養生息的政策,例如文景之治、光武中興等
2.漢武帝的大一統,政治穩定,民族融合,促進經濟的繁榮……
三、拓展延伸 感悟歷史
采取疏導的方式,修筑黃河大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