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課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的措施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秦統一文字、貨幣和度量衡和車同軌,起了什么作用?
生:回答略
師:小結,這些措施促進了各地區各民族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鞏固和加強了封建國家的統一。
師:秦始皇統一六國和實行的一系列鞏固統一的措施,對歷史的發展起了促進的作用。但是,他的統治也有十分殘暴的一面。焚書和坑儒兩件事的發生,就是他進行殘暴統治的兩個事例。公元前2XX年,秦始皇下令把秦國以外的歷史書和民間收藏的詩書以及諸子百家的書,統統燒毀。只許保留醫藥、卜巫(預測吉兇)、種樹的書不燒。這就是歷史上的焚書事件。在焚書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XX年,有一些儒生在背后罵秦始皇貪權專斷,濫施刑罰。秦始皇聽說后十分生氣,派御史大夫進行追查并下令把抓來的460個儒生先打得遍體鱗傷,然后在咸陽城外挖個大坑,把他們全都活埋了。這就是歷史上的“坑儒”事件。
現在請同學們考慮一下: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目的是什么?焚書坑儒產生了什么后果?生:回答
師:強調指出,秦始皇的目的是想通過這種作法來反對效法古代的治理方法和反對以古諷今,但他采取的手段極其粗暴野蠻,以維護他那至高無上的權威。其結果是摧殘了文化,箝制了人們的思想,給我國古代文化造成莫大損失,應予以批判。
師:在秦朝時,我國的邊疆還居住著許多少數民族,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越族和匈奴族情況。秦統一六國后,秦始皇為統一南方,派屠睢率50萬大軍攻打南越。秦軍的進攻,遭到了當地越人的反抗,秦軍三年不解甲,不弛弩。為解決軍糧運輸問題,秦始皇命令當時著名的水利工程專家史祿開鑿靈渠,溝通湘水和離水。
秦始皇在發兵攻打南方越族的同時又北擊匈奴,命蒙恬率兵30萬,北擊匈奴,收復河套地區。并以黃河為塞,臨河筑44縣城,遷徙內地人到那里耕田戍守。為鞏固統一局面,預防匈奴南下,秦始皇征發大量民工,將原秦、趙、燕三國北方的長城連接起來并向東西續修,筑起了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的一道城防,(指《秦長城圖》,明示長城兩端點)全長1萬多華里,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
五、小結 1 秦始皇是怎樣建立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的?(由學生結合板書進行)
2 打出投影,集體朗讀歌謠
秦始皇統六國丞相太尉和御史
廢分封立郡縣管人民收賦稅
車同軌書同文統貨幣隸書行
西臨洮東遼東建長城長萬里
六、布置作業:
李白詩:“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擊浮云,諸侯盡西來。”
李白描寫的秦王雄姿勃勃何等威武,你又是怎樣看待秦始皇這一歷史人物的呢?
以“我看秦始皇”為題寫一篇歷史小論文
教案點評:
本課教學設計采用了教師指導學生活動的探究式教學方式。
在教學中,教師充分發動學生,通過提問、討論和表演歷史劇等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體會歷史情境,思考并表達各自的見解。
在解決“中央集權制”這個難點問題時,教師通過安排學生表演歷史劇引導學生分析西周的分封制是否能適應秦朝的歷史條件,從而得出中央集權制的含義和歷史意義。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注意了課前準備和課后活動,使課堂教學獲得了雙向延伸,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