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課 時代特點鮮明的明清文化(一)教案
第21課 時代特點鮮明的明清文化(一)教案
學習目標:
1、了解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長城、李時珍和《本草綱目》、宋應星和《天工開物》、徐光啟和《農政全書》。
2、分析總結出明朝我國科技發展的時代特點。
3、培養自尊自信,但不故步自封的民族情懷,以及刻苦學習、勤于思索、腳踏實地、開拓進取的品質。
學習重點:北京紫禁城及李時珍和《本草綱目》。
學習難點:對科技成就所體現的時代特點的分析和理解。
學習過程:
一、自學探究:
( 學習任務:詳細閱讀教材,獨立完成下列知識填空,并努力記住下列知識,有疑問的地方作出標記并提出來。)
(一)建筑成就:
1、北京城:從里到外分為——、——、——,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寶。
2、明長城:東起——,西至——,是世界上的一個奇跡。
(二)科技巨著:
1、李時珍:《 》,是——的藥物學巨著,后被譯成多國文字,成為世界——的重要文獻。
2、宋應星:《 》,總結了——和——生產技術,強調——要協調發展。被稱為“————”。
3、徐光啟:《 》,農業百科全書。
二、合作交流:(看看你這堂課的收獲。)
1、 比較一下,明長城與秦長城有何不同?
2、列表也是一種學習方法,你能用表格將明代的科技成就概括出來嗎?
三、拓展延伸:(思維拓展,學以致用。)
1、明代三大科技巨著體現了哪些時代特色?從這三位科學家身上我們應學習哪些精神?
2、你能說出長城在中華民族心目中的象征意義嗎?聯系現實,我們應怎樣看待和保護長城?
四、系統總結:(只有不斷總結才能有所提高。)
五、鞏固練習:(相信自己一定能順利通過!)
1、當人們到北京去旅游時,都會到故宮去看看,故宮在明朝時稱作( )
a、紫禁城 b、皇城 c、京城 d、外城
2、某中學中國建筑研究性學習小組想要考察明長城最西端的情況,他們應到( )
a、陽關遺址 b、山海關遺址 c、嘉峪關遺址 d、玉門關遺址
3、若想了解著名的杭州張小泉剪刀的工藝技術情況,可以查閱( )
a、《本草綱目》 b、《天工開物》 c、《農政全書》 d、《齊民要術》
4、強調人類要與自然相協調,人力要與自然力相配合的科學家是( )
a、賈思勰 b、李時珍 c、宋應星 d、徐光啟
5、《本草綱目》、《天工開物》、《農政全書》的不同點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