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三節 合理膳食與食品安全
第一章 第三節 合理膳食與食品安全
一、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
1、列舉符合我國國情的膳食指南;
2、了解本地食品的安全狀況,關注食品安全;
3、舉例說出什么是合理營養,教育學生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能力培養:
1、嘗試運用相關知識,設計一份營養合理的食譜,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創新精神;
2、了解食品安全的調查過程,掌握調查的一般方法,培養實踐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聯系日常生活,嘗試為家長設計一份營養合理的食譜,并說明理由;
2、關注食品安全,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難點:
1、關注食品安全在健康生活中的意義;
2、認同環境保護與食品安全之間的統一性。
三、學習內容及方法:
1、用報紙上的信息引發學生對合理營養和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視;
2、課前請幾位學生排練小品“無題”、“倒霉”;
3、.通過觀看小品“無題”,請學生找出小明爺孫倆有哪些不良的飲食習慣,哪些疾病是由不良的飲食習慣引發的,結合課文插圖,讓學生分析、討論,回答問題,從而明白合理營養的重要性;
4、引導學生分析營養專家設計的“平衡膳食寶塔”,闡明什么叫合理營養?應養成哪些良好的飲食習慣?了解人每日攝入的能量分配,分析其中道理;
5、為家長設計一份午餐食譜,選其中1~2份食譜進行分析,是否合理?
6、通過觀看小品“倒霉”,分析小品中的人物倒霉的原因,從食物中毒的案例引入“食品安全”的學習;
7、結合課文插圖分析食物中毒的種類和預防措施;
8、根據“資料分析”指導學生閱讀食品包裝袋或包裝盒,回答相關問題,學會購買安全食品;
9、小結;完成思考題。
四、學習疑問:
㈠1、牙齦出血是不良飲食習慣引起的,為什么?
2、不吃早餐不好,為什么?
3、挑食的習慣不好,為什么?
4、愛喝飲料不喝水不好,為什么?
5、老人吃的飯菜多加鹽會引發高血壓,為什么
㈡、仔細閱讀課前收集的食品包裝袋或包裝盒上的文字,討論并回答下列問題: 1、應當關注食品包裝袋上的哪些問題?
2、怎樣判斷包裝食品是否過了保質期?
3、購買蔬菜、魚、肉等非包裝食品時,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㈢1、食品安全與環境保護有關系嗎?為什么?
2、有人說有“蟲眼”的蔬菜和水果,農藥含量少。請你對這種說法做出科學評價。
3、能用發霉,變質的殘羹剩飯或飼料喂養家禽家畜嗎?為什么?
五、隨堂練習:
1、在清洗蔬菜時,要盡量浸泡1~2小時,這是為了( )
a、讓蔬菜吸足水
b、去掉蔬菜表面的農藥
c、節約用水
d、使蔬菜更脆些
2、依下圖分析:
(1)每天人攝取最多的食物應是含__________較多的食物。
(2)每天人攝取最少的食物應是含__________較多的食物。
(3)青少年每天應比成年人多攝取含__________較多的食物,即金字塔第__________、__________層的食物。
(4)李伯伯近期患了冠心病,你幫他分析一下,他在飲食中應盡量減少第__________層的食物,適當多吃第__________層的食物。
a.維生素 b.蛋白質 c.糖 d.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