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生物 預防傳染病 教學設計
生:(開懷大笑).恐懼、怕、無奈……
師:為什么會有這些感受呢/
生:因為它會傳染.
師:會傳染的病,我們稱它為傳染病.它為什么會傳染?
生:有病原體.
[2]、傳染病的概念及特點
師:好,下面我們給傳染病下個準確的定義.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病原體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蟲,現在讓我們看看一些病原體在電鏡下的樣子。(多媒體展示細菌、hiv病毒、香港腳真菌、蛔蟲卵)這些小小的肉眼難以辯認的微生物和寄生蟲就是讓我們害怕的原因。
師:這些傳染病有什么特點?
生:傳染性和流行性
[3]、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
師:最近我們班看起來風平浪靜,其實危機四伏,為什么這么說呢?請看我們的小品《病毒來了》.有請我們的演員上臺表演.
生:(鼓掌)
師:看完這個小品,你知道流行性感冒病毒是怎么樣從一個人身上跑到另一個人身上去嗎?在這個過程中必須具備哪幾個環節?
生:三個基本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
師:什么是傳染源?常見的傳染源有哪些?
生:傳染源是指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常見的傳染源有傳染病病人、病原體攜帶者、受感染的動物.
師:很好.要注意傳染源是人或動物,而蛔蟲是不是傳染源呢?
生:不是.
師:非常好.蛔蟲的受精卵是病原體,而蛔蟲病的傳染源是糞便內含有蛔蟲受精卵的人.常見的傳染源除了傳染病病人,還有病原體攜帶者及受感染的動物.病原體攜帶者說的是體內有病原體的存在,但是該攜帶者并沒表現出相應的患病癥狀.而一般情況下動物是不會傳染疾病給我們的,但是有些特別厲害的病原體會從動物身上傳到人類身上,如甲型h5n1流感病毒.剛才哪個小品表演誰是傳染源?
生:剛開始就感冒咳嗽的同學是傳染源.
師:很好.那么什么叫傳播途徑呢?主要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生: 傳播途徑是指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 主要的傳播途徑有空氣傳播、水和食物傳播、生物媒介傳播、接觸傳播等.
師:剛才流行性感冒的傳播途徑是哪個?
生:空氣傳播.
師:非常好.那么什么是易感人群?哪類人最易成為易感人群?
生: 易感人群是指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 老人和小孩最易成為易感人群.
師:十分好.小品里誰是易感人群?
生:后來患咳嗽的同學是易感人群.
師:非常好.那么接下來讓我們看看流行性感冒的三個基本環節的示意圖.想想這三個基本環節是不是缺一不可.
生:是.
師:很好.假如我們把患病的同學隔離起來,沒有了傳染源,那么就不會使易感人群患上疾病了;又假如我們把易感人群留在家里,不與傳染病患者接觸,那么易感人群也不會患傳染病了;又假如我們在傳染源與易感人群之間起一堵密不透風的玻璃墻,那么傳染源也不能把病原體傳給易感人群,易感人群也不會患病.所以說三個基本環節是缺一不可的.
師:接下來讓我們閱讀書本110-111頁的內容認識幾種傳染病,分組討論幾個問題:蛔蟲病、肺結核、病毒性肝炎的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分別是什么?第一組的同學請討論蛔蟲病的三個基本環節,第二組同學討論肺結核,第三組同學討論病毒性肝炎,第四組同學給他們三組挑錯.
生:(分組討論相關問題)
師:好了嗎?
生;好了.
師:好,現在有請第一組的同學代表發言.
生: 蛔蟲病傳染源是糞便內含蛔蟲受精卵的人,傳播途徑是食物傳播,易感人群是衛生條件較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