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線
(3)同學們已經初步認識了平行線,也找出了很多的平行線,那究竟怎樣的線叫平行線?
(4)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有幾種位置關系?
活動結論:
①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
②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相交與平行。
注:教師通過實例告訴學生,平行線必須在同一平面內。
活動二:
活動內容:讓學生回憶活動一或讓學生再次轉動木條a,并仔細觀察其變化情況,在黑板上出示課本p14圖5.2-3,讓學生畫平行線。
活動方式:每位同學都動手操作實踐,以前后桌四人為一個小組進行討論交流,并選出一位代表在班上反饋。
提出問題:
(1)在活動一:轉動木條a的過程中,有幾個位置使得a與b平行?
(2)讓學生拿出工具畫圖,在p14圖5.2-3中,試過點b畫直線a的平行線,能畫出幾條?再過點c畫直線a的平行線,能畫出幾條?
活動結論: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
活動三:
活動內容:教師出示自己準備好的圖片(課本p14圖5.2-2),讓學生觀察、分析、討論、交流。
活動方式:每位同學都仔細觀察分析,以前后桌四人為一個小組進行討論、交流,并選出一位代表在班上反饋。
提出問題:
(1)平行線在生活中到處可見,有時也可組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教師出示如課本p14圖5.2-2的左圖),在這一個圖片中,哪些線是平行線?他們之間又有什么位置關系?
(2)在體育活動中也存在著平行線(教師出示如課本p14圖5.2-2的右圖),在這個圖片中,旅游池中的隔道繩之間有什么位置關系?
(3)以上兩個實例中,說明了平行線具有什么性質?
活動結論:如果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平行,那么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三)知識的鞏固與應用
1、課本p19習題5.2第7題。
2、選擇題(用小黑板展示)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過任一點p可以作已知直線a的平行線。
b、同一平面內的兩條不相交的直線是平行線。
c、過直線外一點只能畫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
d、平行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平行。
(四)小結
從本節課的學習活動中,你有什么收獲?(由學生自己小結)
(1)知識內容小結:①平行線的定義及其符號表示法。
②平行線的兩條性質。
(2)學習方法小結:可以通過觀察、想象、實踐、分析等方式,來獲得平行線的有關知識。
(五)作業布置
課本p20習題5.2第11題。
五、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主要安排了三個活動來完成,上完這節課后,自我感覺比較好,因為學生在課堂上表現比較積極、主動,由于七年級學生年齡較小,對模型、圖片都比較感興趣,全班學生都認真、主動地參與了觀察、想象、實踐、操作、討論、交流等活動,絕大部分的學生都能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得出結論。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完成教學任務。
感到不足的地方:第一,由于學生的基礎不夠好,有少部分的學生雖然積極參與了活動,但難于得出結論;第二,在實踐畫圖的過程中,操作顯得不夠熟練;第三,由于學校班額的人數過多,在小組討論、發表意見時,不能夠讓所有小組的代表都有發言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