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上學期語文期中測試卷(C卷)
一 選擇題(10分)
1 下列加點的字詞拼音無誤的一項是: ( )
a 凝成( ní ) 眩目( xuàn ) 小憩( qì ) 盤虬臥龍( qióu )
b 呵責( hē) 洗濯(zuó) 厄運( è ) 迸濺( bìng )
c 佇立( zhù) 黃暈( yùn ) 發髻( jì) 禪心( chán )
d啜泣( chuò) 澄清( dèng ) 冉冉( rǎn ) 玷污( zhān )
2 選出下列字詞全對的一項: ( )
a 誘惑 辜負 雛形 崛強
b 貯畜 朗潤 訓戒 忍俊不禁
c 潦亮 聳立 烘托 錄錄終生
d 抖擻 安適 詛咒 仙露瓊漿
3 選出下列字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 ( )
a 欣欣然:歡歡喜喜的樣子。
花枝招展:比喻姿態優美。招展,迎風擺動。
b 響晴:(天空)晴朗無云。
可望不可即:只能遠遠看見而不能接近。即,*近、接觸。
c 怡然自得:形容安適愉快而滿足的樣子。怡然,安適愉快的樣子。
賣弄:擺弄。
d明察秋毫:極細小的事物也能看得一清二楚。秋毫,指鳥類在秋天重新生出的非常纖細的羽毛,后用來比喻細微的事物。
嶙峋:形容人瘦削。
4 選出下列沒有語病的一句: ( )
a. 我校開展了向雷鋒同志學習的活動。
b.屋子里放著各式各樣的魯迅過去所使用過的東西和書籍。
c.讀了這篇文章之后,對我的教育太大了。
d.誰也不會否認提高學習成績不是勤奮學習的結果。
5 下列選項中對課文理解不當的一項是: ( )
a 《在山的那邊》一文中所說的“用信念凝成的海”,這里的“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
b 《童趣》一文的主旨是寫作者兒時的“物外之趣”。作者通過自己的聯想和想象,將眼前的事物放大了千萬倍,從而享受到一種獨有的樂趣。
c “理想既是一種獲得,又是一種犧牲。”這句詩并不矛盾,因為詩人所說得理想,是崇高的社會理想,是為社會進步,為多數人謀利益的理想,擁有為這種理想而奮斗的幸福感,是獲得,而這一切又是以犧牲個人利益為前提的,所以又是一種犧牲。
d 《濟南的冬天》一文中,作者先運用對比手法突出濟南的“溫晴”,贊譽它是個“寶地”,然后緊扣“山”和“水”,鋪展了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畫。文中寫山景,先寫薄雪覆蓋下的山,次寫城外遠山,再寫陽光朗照下的山。